客服热线:

超百亿元!机构合力推动A股反弹

2020-02-05 14:04:24浏览:2评论:0 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涨回来一些!在情绪回暖、机构资金真金白银等因素的支撑下,A股市场开启反弹。2月4日,A股三大股指全线反弹,逐渐修复2月3日的市

涨回来一些!

在情绪回暖、机构资金真金白银等因素的支撑下,A股市场开启反弹。

2月4日,A股三大股指全线反弹,逐渐修复2月3日的市场跌幅。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4%,深证成指涨3.17%,创业板指涨4.84%。

病毒防治、特斯拉等概念股大涨

引领反弹

从盘面情况看,2月4日,病毒防治、特斯拉、远程办公概念股成为当日上涨风口,引领市场反弹。

具体看,在病毒防治概念股中,泰达股份(000652)、鲁抗医药(600789)等近30只个股涨停;特斯拉概念股中,宁德时代(300750)、模塑科技(000700)等逾20股涨停;在线教育概念股、云办公、网红经济、网络游戏概念股板块中均有个股涨停。

险资抄底

一日入市超百亿元

上海证券报报道,多家大型保险机构积极组织抄底,于2月3日入市的资金规模已超百亿元。

“不只是今天(2月3日)净买入,未来几日,我们也会根据市场调整情况继续择机积极参与。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坚守长期视角,积极把握危中之机。”一家保险资管机构内部人士2月3日说。

受访的保险机构一致认为,上证指数2800点下方是长期投资的好买点,他们会坚决抄底。多数保险机构权益投资经理关注低估值的周期品种,逻辑是看好中长期经济复苏,预判制造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投资和去库存需求,从而会有盈利能力及估值水平均复苏的行情,重点看好基建、化工等中游支柱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2月1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就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金融市场稳定答记者问时表示,允许部分保险公司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

超过17亿元

公募基金开启自购行动

中国基金报报道,2月4日,多家基金公司拿出“真金白金”自购公司旗下偏股基金。

目前,仍不断有基金公司加码自购计划。截至2月4日最新数据显示,基金公司合计自购金额已达17.08亿元。

2月4日,基金公司自购规模。

来源:中国基金报、公司公告、公开资料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月4日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决定合计出资5亿元(含全资子公司天弘创新管理有限公司)申购天弘基金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

天弘基金相关人士透露,天弘基金及全资子公司已于2月3日开始,分批次申购旗下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截至2月4日收盘,合计申购已经超2亿元。

完全修复跌幅

仍需要时间

容维证券指出,技术上大盘经过2月3日恐慌性抛盘,已形成了明显的空头形态。但2月4日股指触底后反弹强劲,尤其中小板和创业板,形成明显的资金回流,下跌势头得以缓解。后期指数将震荡回升,回补缺口,而重新修复技术形态和均线系统还有待时日。

广州万隆指出,从近两年A股急跌后反弹的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个股都能够在反弹过程中快速上涨,个股分化现象始终存在,优质股、潜力股的反攻速度总是很快,而垃圾股、问题股、直接受利空冲击的个股,不仅很难快速上涨,甚至会面临持续阴跌的风险。而且2月份到3月份是年报业绩公布时间,将进一步加剧个股分化。

机构:疫情对经济、股市都造成利空

但总体上升趋势不改

经济将受短期冲击,但影响有限。

长城证券表示,此次疫情对交运、餐饮、零售、影院等消费人群聚集的行业影响较大,其需求恢复要较长时间。疫情对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冲击不可避免,但是2020年经济周期和盈利周期企稳回升的方向不会改变,二季度经济数据可能有明显改善。

国泰君安研究所研究报告指出,此次疫情给经济和市场带来的影响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此次疫情对经济和企业影响有限,不宜盲目夸大。

疫情利空市场,但不改长期上涨。

中信证券表示,利空冲击影响市场节奏,但不改变A股中期“小康牛”的趋势和结构,正面因素逐步显现,“黄金坑”的坑底已现,可以开始积极配置。

(部分内容综合自: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中国基金报)



了解更多请登录 配电柜厂 http://3683.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haita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pingyi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wensha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fuche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yunfu.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歌手3》开播韩红带病上阵获冠军 陈洁仪垫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