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表\陈思理
4月15日,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到莲塘路的电动车销售店检查新国标执行情况。
莲塘路的电动车销售店都挂出了执行新国标的横幅。
核心提示
4月15日,对于广大电动车生产企业、经销商和用户来说,是 “靴子落地”的一天。电动自行车新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俗称:电动车新国标)从这一天正式实施。但自去年电动车新国标发布以来,从企业到用户的“集体焦虑”从未消散:正在使用的超标电动车能否上路?电动车获3C认证难不难?企业的库存将如何解决 ……一系列问题牵动着大家的神经。
中山目前有7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经工商注册的有800多家电动自行车经销商,有100多万电动车车主。记者走访了解的情况是:中山7家生产企业3C认证的车型并不多,正努力申请认证;800多家经销商一方面都有较大的超标车库存,另一方面因为市场上3C认证的车型仍比较少,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全市100多万电动车主,9成以上是超标车,不仅面临着上牌的问题,过渡期后必然面临着更换的问题。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各方均表示希望地方在制定具体政策和实施细则时能考虑实际,了解民间呼声,实现平稳过渡。
生产商
取得3C证书需要时间 期盼缓冲期
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自行车必须有3C证书,且一车一证。记者从中山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了解到,为了应对新国标,目前我市生产企业正在积极申请3C认证。企业反映,3C认证并不算难,但需要时间。
广东省电动车商会执行会长蓝世有告诉记者,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主要有天津、江浙、广东三大生产板块。广东省正常生产企业约120家,截至2019年3月25日,广东省获证企业64家,获证总数137,其中获得3张证书以上企业18家。这也就意味着近半企业没有获得3C认证,4月15日之后不能再生产。而从中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个问题:偌大的广东省仅有137张证书,也就是只有137个车型符合新国标,相对于庞大的经销商和用户群体来说,仍显得过于“僧多粥少”。
中山的情况和省的情况一致,目前获得3C证书的企业并不多,不过企业正在积极地申请中。记者采访了中山一家于3月初获得3C证书的企业,该公司一款车型获得了3C认证。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新国标是国家政策,企业要顺势而为,积极适应。自国家发布了电动车新国标开始,公司就着手准备申请3C认证。
该负责人跟记者讲起了公司第一份3C证书出炉的经历。由于新国标包含的很多技术要求都是“必选项”,非常严苛,对于有的企业来说,整个过程就如同按照新国标新开了一家工厂。一辆电动自行车有一百多个配件,首先就是采购合格的配件,从车架尺寸、塑件、坐垫等都不能用原有的常规配件,必须重新寻找供应商采购,有些塑件要等着厂家重新开模。并且所有的配件确定了之后也不可能同时到位,还要继续等。目前产业链还处在针对新国标磨合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对新国标的理解不一致的情况,加上厂家还要和检测机构磨合,对照新国标进行修改,也需要时间。经历了大约10个月的时间,今年3月上旬,公司终于拿到了第一份3C证书,但也只是一款车型。这位负责人觉得市场还在观望中,不过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已经意识到,申请3C证书是必然选择,也开始积极着手申请。
不过,让生产企业再添一重压力的是,新政即将实施之际,3月25日,国家认监委TC12摩托车及部件技术专家组、国家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又联合发布了《关于GB17761-2018标准解释实施的技术决议》(简称“技术决议”),把之前定性的标准进行了量化,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了三项要求,并规定获证企业立即排查,在3个月(3月25日-6月25日)内整改并完成认证变更,业内人士说,这意味着国内7成以上获得认证的企业需要打回重改。上述中山企业也要按照上述要求整改,有的配件还需要根据新的要求重新找。“我们生产企业正在对照新国标努力适应的过程中,希望政府能给一个缓冲和平稳过渡的时间。”
经销商
库存难处理 或遭遇“无车可卖”尴尬
4月10日,中山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新国标、新高度、新未来”暨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小榄镇召开,现场到会的嘉宾中,有500多名电动自行车经销商。清理库存成了经销商们普遍关注和热议的话题。虽然新国标发布到正式实施有过渡期,市相关部门和协会一直在不断地向企业宣讲新政策,提醒企业有意识地减少库存,但是经销商反映在符合国标的车没有生产出来时,为了车行正常运转仍要进货,进的绝大多数是超标车,“现在几乎每个车行都有超标车,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有经销商对记者表示。
在大会新建的临时微信群里,入群人数瞬间达到了群人数上限500人,大家在群里展开了热烈地讨论。4月15日起,超标电动车将禁止销售,市监管部门发现后将被罚款。会员企业主要反映的问题有:虽然保守进货,但近1年的时间里不可能不进货,上游生产的绝大多数都是超标车,目前库存将如何清理?在4月15日前销售的超标电动车,按照约定对用户必须有售后服务,但超标的配件今后都不准生产和销售,如何对用户负责?电动自行车行业近几年由于竞争激烈,车行保本经营,能否制定政策合法合规消化库存?
中山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轮值会长、中山爱玛电动车经销商李云峰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山经工商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经销商有800多家,分布在全市所有镇区,基本集合了国内的知名品牌。由于爱玛是品牌企业,对新国标积极应对,目前车行销售的也有拿到3C证书的电动自行车,不过库存也让李云峰头疼。“每个企业都有库存,这是必然的,我们目前的库存里面,超标和合标的各占五成。”李云峰说,这算是比较好的,事实上,不少小牌或杂牌车行目前库存的都是超标车。对于企业来说,这些积压在车库的超标车都是“真金白银”,退回给生产企业是不可能的,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李云峰也在担心超标车的售后服务问题,如果用户的车遇到故障需要修理,在市场上已不准销售超标的配件,那如何履行售后承诺?
不仅如此,车行或正在遭遇“无车可卖”的尴尬。正如上述生产企业遇到的情况,3C认证需要时间,目前产业链还处于磨合状态,市场上取得3C认证的车型仍然比较少,加上根据《技术决议》,不少上游生产企业正在整改,必然意味着生产量减少,将影响经销商进货情况,如果品种单一,也无法满足新购车的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也担心,新国标将电动自行车时速上限设置在25公里,在非机动车道行驶速度不能超过15公里。“15公里”这一时速和按照国标生产的款式消费者短期内能否适应和接受,这也是消费者观望的原因。
“好好的车,总不能一扔了之,这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能对生产出来的车设过渡期消化,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一东升镇的经销商对记者表示,希望政府出台政策合法合理,确保平稳过渡。蓝世有也在本次大会发言时表示,无论是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都要转变思维,合法合规消化库存,努力达到新国标要求。
车主
暂时先观望 希望尽快明确操作指引
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新国标带来的焦虑和迷茫也非常直接。据不完全统计,中山市场上电动车的保有量有120万辆,并且每年仍在增长。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正在使用的电动自行车9成以上超标,这个比例只是保守比例,按照业内人士的估计,几乎达到99%。新国标实施,正在使用的超标车何去何从?
车主魏先生告诉记者,按照规定,自己所使用的电动车属于超标车,但身边此类车比比皆是。“电动车的数量太庞大了,我认为未必会动真格,之前也说过好多次要上牌,但最后都没下文。目前先继续用着,观望一阵。”魏先生说,“如果上牌有明确的操作指引,我也愿意配合完成。”
中山市电动车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此消费者不用着急,新国标实施后,生产厂家、经销商不能生产和销售超标电动车,但并不是意味着用户正在使用的超标车不能上路。
根据省相关文件精神,对于正在使用的超标车将设立过渡期,“鼓励各地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本着平稳过渡的原则通过以旧换新、折价回购、发放报废补贴等方式,鼓励群众主动置换和报废。各地可以结合当地道路交通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违标电动自行车管理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发放临时号牌,注明牌证有效期,相关信息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记者从目前公开的渠道中还没有了解到中山的过渡期。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对电动自行车将进行登记上牌,具体说来,对超标车发放临时号牌,对新购买的拥有3C证书的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上牌,鼓励带牌销售。
据了解,省内其他城市如韶关市公安局于3月29日发布了《韶关市超标电动自行车临时备案登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明确:超标电动自行车备案登记期限为2019年5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止。由公安机关为能够提供合法证明的电动自行车办理备案登记,并发放电动自行车临时号牌,使用期限截止为2021年4月30日。这意味着当地消费者手中的超标电动自行车只要可以提供合法证明,也可以发放临时号牌,并在过渡期内正常上路行驶。
目前,广东省交警部门专门发布了申领电动自行车牌照的办法,中山交警部门正通过走访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加强源头管理等多措并举,推动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待配套新规落地后迅速启动相关工作。记者也从其他渠道了解到,中山极有可能作为上牌试点市,目前正在积极寻找集中上牌点。
“新国标实施,并不是禁止电动车上路行驶,消费者往往会有这样的误解。”中山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的一位会员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他说,自新国标发布后,消费者一直处于观望态度,有的是担心超标车不能上路,有的到店里就直接问能不能上牌,车行的销量并不好。
不过,业界也有共识,那就是从长远看,新国标实施必然意味着行业洗牌,淘汰掉规模小的、难以达到新国标技术要求的企业和车行,留下的必将是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的企业。随着各项配套政策逐渐明确和完善,加上超标车过渡期结束,电动自行车行业将迎来一个更加规范、健康发展的“行业春天”;对于广大市民来说,随着对电动车上路行驶的管理更加规范,也将会有一个更加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
记者手记
明确措施才能消除焦虑
自从电动车新国标发布以来,记者一直关注着业界的动态。
业界的“集体焦虑”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地方相关部门没有尽快明确具体实施细则的担忧和疑虑。有人甚至说,电动车的管理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毕竟120多万台电动车的背后,承载的是许多普通老百姓便捷、安全出行的梦想。但从新国标发布到正式实施,近一年的时间内,用户仍有诸多误解和担心得不到权威解答。
不仅如此,据企业反映,不同的主管部门对企业的解释和说法也不尽相同,让企业老板们也很迷惑。3C认证的过程漫长而曲折,并于3月25日新设3个月的整改期,让人感觉新国标的实施和衔接不免有些仓促和衔接不足。而到现在,虽然国标已经实施,但老百姓关心的登记上牌点、超标车过渡期等在中山仍没有明确的文件和政策。新国标意味着一个更加规范、健康的电动自行车行业正在培育之中,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回应多方呼声,及时明确相关政策,消除大家心头的阴霾,为政策平稳过渡创造良好的条件。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厂家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