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方元
乘公交时,一抓扶手,“啪”一声,指尖一阵刺痛;梳头时,头发会“站”起来;脱衣服时,衣服会产生“电火花”;触碰东西、甚至和人握手时,会冷不丁被电一下……这样的生活场景,最近这些天,你可能正在经历。长时间缺少降水,空气干燥,让人尴尬和痛苦的静电就会频频出现。而网上热播的一段静电引燃加油枪的视频更让人感觉后怕。静电如何产生?又该如何消除?
一洗手就被电
男子苦不堪言
说到静电,市民周先生颇有感触。进入秋冬季,他快被静电给整疯了。
出门上班,他在公交车上抓扶手、办公室里和客户握手都曾遭遇过静电针扎样的刺痛。可那都不是什么事儿,最恐怖的是,回到家里,静电也如影随形。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周先生去卫生间洗手,手指刚碰上水龙头,就见电光一闪,“啪”一声,指尖传来一阵剧痛。虽说被静电“扎”已经快成习惯,可这次还是让周先生吓了一跳,因为这次是被静电打得最疼的一次。
有了那次经历,周先生后来上厕所开水龙头都会有些迟疑。有一次,他改用胳膊打开水龙头,见没有起静电,便放心大胆伸出手,结果手指一碰到水龙头,照样被狠狠电了一下。
如今,静电让周先生对最简单的洗手也产生了心理阴影。
静电引燃加油枪?
专家:此类事件概率极低
最近网上传得很火的一段视频,让人不寒而栗。视频中,一名身穿白色衣服的女子去加油站加油,走到油箱口附近时,拉扯了一下上身的衣服,紧接着,她身后加油枪和油箱口的连接处,汽油突然起火,幸亏女子立即拔出加油枪且关闭了输油,用脚踩灭了火苗而未发生严重后果。而导致起火的,就是她拉扯衣服产生的静电。
记者注意到,这段视频最早在网络上出现是在去年的12月份,当时有媒体报道这是发生在苏州某加油站的一次静电意外。因为目前又到了秋冬季,静电频发而引起了网友再度关注。
记者就视频中的静电问题采访了中石化十堰分公司安全数量质量管理部主任何明。何明分析说,事实上,这是自助加油过程中出现概率极低的事故。
“女子一开始加油时没有起火,原因就在于她在通过操作金属键盘时,手指经按键进行放电,她身上的静电已经通过加油枪和加油面板释放,但是加油的过程中,女子又离开了加油枪,回到了车内,同时还整理衣服,身体已经开始产生静电进而导致事故发生。”何明说。
何明还告诉记者,加油站的每台加油器都做了接地的防静电处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和鞋子也是特制的,可以有效防止静电事故。
他提醒车主,在加油站,一般规定距离卸油口和油箱口1.5米范围内是危险区,有加油员加油时,建议司机不要靠太近,可站在2米外观察。而在自助加油站,司机上前操作,应按照语音提示规范操作,加油过程中,不要有整理衣服、梳理头发、拨打手机、使用化纤抹布擦拭车辆或擦手等动作。加油站还有严格规定,禁止朝塑料壶直接加油,即便给铁桶加油,也要控制油的流速,要用加油枪靠近铁桶底部,避免加油过快或油品冲击铁桶内壁产生静电。
高中物理老师:
静电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摩擦可产生静电,静电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东风高级中学物理老师高承华告诉记者,在生活中,静电普遍存在。
说得详细点,在空气比较干燥的冬季,人体与衣物相互摩擦更容易积累电荷,且人穿的皮鞋、走的地毯等使人与大地绝缘,积累的电荷不能及时导入大地,当电荷在身上积累过多时,与人握手或接近其他物体时,巨大的电势差会击穿空气间隙,人体就像一条导线般在该物体与大地之间连上了一条通路,瞬时对地面进行剧烈放电,也就是生活中常说的“被静电刺了一下”。人们看到的电火花就是巨大电势击穿空气间隙形成的瞬时电流通路,“由于人体电荷积累有限,虽然电压有时很大电流却很小,且放电时间很短,不会对人体造成触电的伤害。”
“不光是人体和衣物摩擦起静电,汽车在行驶中也能产生静电,为了不让静电影响到汽车安全,人们会给汽车安装静电放电器,也就是一些车辆后面拖在地上像一条尾巴的物体。”高承华说。
冬季如何除静电
静电虽电不死人,但让人疼痛,烦躁不安,因而在冬季,掌握一些防静电的方法很有益处。
何明介绍,通常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进出门之前先“放电”。比如在触碰铁门前,可以把手掌放在墙壁、地面上去除静电,或者用手先抓紧一串钥匙,再用一个钥匙的尖端去接触铁门,这样身上的电就会被放掉。
下车时,提前用手触摸金属的车门框,可以把身上的静电排掉。市面上一些小巧的静电释放产品,如静电释放棒、除静电钥匙扣等等,可以通过触摸等方式释放静电。
高承华老师告诉记者,我们平常烦恼的静电,实际上是一种尖端放电。如果采取增大接触面积的方式,不仅也能放电还能减轻静电带来的痛觉。对特别容易产生静电的人,可以用整个手掌、胳膊甚至身体去触碰金属物体,电荷会均匀分布在不尖锐的表面,产生的电场较小,同时通过的电流密度要小很多,就不容易感到痛了。另外,赤脚有利于体表积聚的静电释放,因此,休闲时,可以通过赤脚来释放静电。
除了以上的方法,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还发现,生活中尽量选用纯棉制品,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以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也可以防止摩擦起电。尽可能远离如电视机、电冰箱之类的电器,可以防止感应起电。增加湿度,使局部的静电容易释放。使用电器后,可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在冬天,可尽量选用高保湿的化妆品,室内用加湿器。另外,勤洗澡、勤换衣服能有效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洗头时使用护发素,用木梳或沾水的梳子梳理头发。多吃蔬菜、水果、酸奶等食品,多饮水,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也可减轻静电影响。冬天少戴耳机。耳机带来的静电对人体耳部有损害,如果人体静电比较多,静电会通过耳机释放到耳道。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厂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