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老小孩”丁聪:觉得丰子恺画阿Q太不认真,于是自己画了一套

2019-10-11 13:56:48浏览:102评论:0 来源:配电柜   
核心摘要:原标题:“老小孩”丁聪:觉得丰子恺画阿Q太不认真,于是自己画了一套编者按 丁聪(1916 - 2009),笔名小丁,上海人。他是一位

原标题:“老小孩”丁聪:觉得丰子恺画阿Q太不认真,于是自己画了一套

编者按 丁聪(1916 - 2009),笔名小丁,上海人。他是一位很有个性的漫画家。别人都忌讳谈死,丁聪却满不在乎,他跟别人说,他死了,就把骨灰倒进马桶。亲朋好友围着三鞠躬,然后一摁开关,放水哗啦冲掉。那多痛快!

他曾经为鲁迅的《阿Q正传》画过插画,原因竟是觉得先前丰子恺画的不够认真。今天我们就借着阿Q来认识这位可爱、可敬的漫画大师。

“我好像是个老也长不大的老小孩,屡跌泥坑,仍然不谙世事。”

—— 丁聪,自述



1947 年,与画家丁聪(左)、美术家张光宇(右)在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两位大画家是吴祖光一生的朋友。

用丁聪的话说,他是抗战以后,报业不景气,出版条件不甚理想,漫画顿时失去了发表的阵地,于是改画起了书籍插画。

《阿Q正传插画》就是丁聪的第一套书籍插画,也可以说是他涉足插画的成名作。是应成都《华西晚报》副主编陈白尘邀请而作的,画于1944年,就发表在《华西晚报》副刊上。



封面



丁聪笔下的阿Q

抗战期间,西南后方的制版、印刷条件很差,很多漫画、插画都要转成木刻,以便直接拼版印刷。这套《阿Q正传插画》也不例外,请了老刻工胥叔平刻成木刻,才能印刷发表出来。

1946年丁聪回上海出版公司结集出版,书为64开,24幅图。裱布精装,书名烫银。许广平、茅盾、吴祖光都分别作了序,黄苗子写跋。

一本小书,集中了这般阵容,可见大家对这本书的爱重,以及丁聪的人脉。

/

第一次画插画就画成了这样,充分诠释了什么叫:有才气就是任性,有杂学功夫就是潇洒。





丁聪 《阿Q正传》插画

线条多使用竖线和斜线,相对却较少使用横线、复线

丁聪的父亲丁悚是上海漫画界的大佬,然而他却不主张丁聪画漫画,也不教。他向丁聪灌输的是画漫画两块钱一张的稿费,在报纸、书刊上登出来才拿钱,你能登多少呢?故养不活自己。

但这话拦不住丁聪对漫画的向往,他在他爸的朋友圈里认了张光宇做师父,漫画、布景、海报、广告、设计,甚至乐器演奏,样样都搞。

20世纪40年代后期,他在香港,正在拍周璇主演的《清宫秘史》,里面音乐伴奏的笛子部分就是请丁聪顶上去伴奏的,难怪他跟电影戏剧圈的人很熟,还有一张与周璇合照呢! ▼



与周璇的合照

在社会浪迹的十年里,丁聪讲自己是很快乐的,这份快乐跟他游历的杂学生活有关,当时窝在学校里的那些海归们没有这种本事和快乐。

/

丁聪画《阿Q正传插画》时也就30岁,随吴祖光的怒吼剧社住在《华西晚报》的庭院里,这套24张的《阿Q正传插画》就在这个庭院里画完。





丁聪 《阿Q正传》插画

而且他早就想画《阿Q正传》,虽然之前丰子恺已画过,但丁聪认为丰先生画得不甚理想,有些潦草,故一直有续画的念头,陈白尘及时约稿,可谓正合丁聪之意。

我是“丰迷”,看不出丰先生画的《阿Q正传》有什么问题,但丁先生就是重画了,还画得很好。老一辈人之间的故事有意思。



赵太爷高大威严的背影映衬下的阿Q愈发显得瘦小和猥琐



”真能做“的阿Q瘦骨伶仃却显得憨态可掬



高呼”造反了“的阿Q和冷漠到残酷的看客纷纷跃然纸上



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阿Q正传插画》中所用的竖排线条的手法,对外轮廓的强调,人物表情、动态的夸张有力,情节场景的戏剧性表现,都区别于丁聪过去的特点,后来也就此画下去,贯穿了他后来几十年的漫画生涯,成为丁聪特有的造型标识。

(完)

编者注:既然提到了丰子恺,那么我们也来看看他笔下的阿Q是什么样的,是否真如丁聪所讲的“有些潦草”?同样的场景,不同的画家,你又喜欢哪一组呢?



阿Q遗像

丰子恺 《阿Q正传》插画



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丰子恺《阿Q正传》插画



阿Q的铜钱拿过来!——

丰子恺《阿Q正传》插画



阿Q真能做!

丰子恺《阿Q正传》插画

|刘新

微信编辑|沛然

(责任编辑:配电柜)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S9小组赛C组竞争最大?前FNC上单扬言RNG不能出线,引起玩家不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