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的3位学生家长致电武汉晚报称,该校李华老师(化名)向多达17名家长借款,总额约12万元,同时找学生收取了几千元班费,现在李华失联。据家长称,李华从去年开始借钱,有家长甚至连借条都没有。(11月24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生时代,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偶像,就是自己的老师。传道、受业、解惑,在学生眼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自己学习的榜样。“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燃烧的红烛”……在人们眼中,教师就是高尚的智者。
然而,当教师与“携款潜逃”挂上钩,难免让人咂舌。向家长借款,是个人行为,无可厚非,而家长也是由于敬重老师、信任老师,才会放心将孩子交给老师,放心借钱给老师。但是,当家长多次讨要仍不归还,还借着教师身份跟家长打起“面子”牌,让家长知难而退,这不免有损教师形象。另外,违规收取班费,并携款潜逃,不仅违规乱纪,更是败坏了教师职业道德,让人大跌眼镜。
把教师这个身份当作敛财的机器,甚至手段多元,溯其根本,实则就是失去了做人做事的底线,更失去了为人师者的高尚情操。“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且不论这位教师学识是否渊博、教书水平如何,单从 “德高”“育人”这一角度来看,显然是一个大大的不合格,向家长借钱12万,违规收班费上千,携款潜逃,真是打了“师者”的脸。
另外,校方也难辞其咎。如此“低规格”的教师是如何通过学校考评的?教师是学校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学校的形象。教师“携款潜逃”不仅让“师者”颜面无存,更是给了学校重重一记耳光,甚至砸了“育人招牌”。教师之所以出现如此恶劣行径,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多年的积习和校方对教师日常管理的漏洞为他们壮了胆。对于“教师请假一周,到期后仍未到校”,校方不仅没有主动了解情况,反而等到家长举报后才被动做出反应,如此管理模式很显然与当前新形势下教育格局背道而驰。痛定思痛,当教师成为学校的“败笔”而不是“殊荣”时,学校是否应该在“掩卷长思”之后勇敢的承担起“担当”的角色?
青少年时期是理想萌发、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教师行径无疑会给学生思想上造成不可抹掉的阴影甚至创伤,让他们在人生路上对“师者”产生怀疑甚至抵触心理。所以,能否选出真正称职、优秀的教师对于每个孩子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在用人源头要把好关卡,跳出“唯考试说话”的单一模式,多方考评,多形式选拔,选出有思想有道德的人加入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对待在职教师的考核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不仅要在教书水平上考量,更要严抓个人素质与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自身,更要时刻律己,不忘初为人师时的情怀与信念,坚守初心与初衷,并不断鞭策自己能力与素质同步提升。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师者,应怀天下、求真知,莫再让类似“携款潜逃”者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蒙上阴影。
作者:吴苗苗
编辑:宗夏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yuzho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henglinzhe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tongren2.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yanji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ganyizhe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guizhou.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