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里什么都齐全,不漏风不漏雨,我们住得很舒坦。”在我区的乡村田野间,越来越多的村民用质朴的语言描绘着幸福生活,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明天。这一切,得益于我区坚持把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多措并举有效改善贫困家庭居住环境,让困难群众早日住上“暖心房”。
近日,记者在白羊镇水碾村5社村民周子章新修建的房屋前看到,虽然房子外部围墙还没有建成,地面也没有硬化,但看着自家的新房子,周子章一家依然笑得合不拢嘴。“全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帮助我们住上新房。”周子章的姐姐介绍,以前他家一直居住在破旧的土坯房内,雨天不遮雨,晴天不挡阳,生活十分艰苦。现在居住条件好了,生活更加幸福了。
周发祥正在清扫院坝。
同样因入驻舒适房屋而感到幸福指数上升的,还有白羊镇羊嘴村5社83岁的村民周发祥。他家的新房宽敞明亮,南北通透,通水通电。周发祥带着记者参观了自家干净明亮的新房后格外高兴:“原来的茅草房又旧又烂,我现在住的房子比原来好太多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以后遇上刮风下雨,不用再担心了。”
近年来,我区始终把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据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区加快工作步伐,28个镇街把建卡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户、散居五保户、就地农转城等困难群众优先纳入最急需解决住房改造的范围,确保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进中,制定了严格的农村贫困人口住房保障工作程序,对改造对象认定、危房等级鉴定、审核审批程序、改造过程监督管理、质量安全巡查、竣工验收、补助资金管理、健全档案管理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最后确定了28个镇街的1140户住房困难家庭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做到农村贫困人口危房改造工作规范、透明、公开。
记者在二坪镇狮子村5社一户建卡贫困户家看到,崭新的围栏、靓丽的房屋、清新的室内环境让人耳目一新。这更让房子的主人贺大谷老人高兴不已。回忆起以前的房屋和改造旧房的时候,老人感慨颇多。
“我原先住的房子,下雨的时候就是天上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贺大谷老人告诉记者,现在党的政策好,为群众进行危房改造,大家现在住得非常安心舒服。
我区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不但让贫困户住上了安全房、圆了安居梦,而且提振了农民生产、生活的精气神,增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土坯房、茅草房不见了踪影,一座座新农房在阳光照耀下温暖着越来越多农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