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这家新兴的中国车企要颠覆汽车行业,靠谱吗?

2019-10-12 13:01:41浏览:92评论:0 来源:配电柜   
核心摘要:8月初在北京举办了一场科技创新峰会——极客公园奇点创新者峰会。在这场科技圈的峰会上,有一家汽车企业也受邀出席,它就是威马

8月初在北京举办了一场科技创新峰会——极客公园奇点创新者峰会。在这场科技圈的峰会上,有一家汽车企业也受邀出席,它就是威马汽车。

峰会上,威马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首次对外公布了威马汽车首款量产车的产品信息:作为一款即将定位于20万元区间的纯电动智能化SUV车型,整车最大续航里程达600公里,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超过450公里,将采用C2M(Customer-to-Manufactory)定制化生产方式,于2018年量产下线。

或许很多人听到威马汽车会感到有些陌生,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之前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次数并不多,这一点确实“不如”那些善于做PPT的同行们。不过,这次威马一下放出了不少干货,特别是对于第一款量产车型的具体描述,让人不禁好奇:威马究竟是一家怎样的新能源车企?它能成为行业黑马杀出重围吗?

想要弄清楚这几个问题,需要从几个角度来解读威马,首先就是威马的前世今生。

一群懂汽车的人要革汽车的命

不同于一些近年出现的互联网汽车企业,威马汽车的初创团队大部分都来自传统汽车行业。威马汽车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之前是吉利集团副总裁、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当年吉利并购沃尔沃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完成的。

不仅沈晖,他手下的800多名员工,多数都来自博格华纳、菲亚特、沃尔沃、吉利等汽车行业巨头公司。在大众消费品领域,造车是非常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没有两把刷子还真玩不了。有了如此专业丰富的人才储备,威马的造车路走得也更加踏实稳健。

这些人来到威马的目的也更加明确:用自己积累的行业经验和创新思维为汽车行业带来一场革命。不就是造电动车吗?怎么还能算革命了?这就要说到威马的造车理念了。

威马汽车凭什么说自己行?

传统汽车企业,往往是把产品造出来,再卖给消费者。通过一些社会调研收集到的个别用户反馈及痛点并不能代表海量的消费需求,对产品的迭代升级作用有限。在大规模生产时代,消费者总是被动接受产品,自主选择性并不高。

威马想要打造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出行生活方式,分开来解读就是“融合你的DNA+制造你的好产品+共创你的出行价值”,而这正是基于新时代下的消费升级大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5后、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对消费的需求和选择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威马汽车提出了“融合你的DNA”,让每一位威马的用户拥有属于自己的Super ID,它会记录用户的各种行为数据,基于对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提供符合每个人个性需求的出行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未来有一天你要出门,选择一辆威马共享新能源车,当你打开车门时,这辆车已经根据系统指令自动调好适合你的座椅、后视镜、方向盘位置等,还有你喜欢的歌曲、导航信息等,这一切正是基于威马的大数据平台完成的。

威马真的不是PPT造车吗?

威马并非停留在PPT的“纸面造车”,其位于温州市瓯江口的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已进入大型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八月底完成所有主体厂房土建建设,这也为威马首款量产车2018年下线提供了基础保证。

同时威马在选车过程中采用基于自由选配的C2M(Customer-to-Manufactory)定制模式,尽可能帮助用户“做减法”。例如,一位广东用户,买高配版带全景天窗的车型,完全可以在威马平台上选择不要座椅加热配置。将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用户,这是威马与现阶段绝大多数制造标准化产品的整车厂的最大不同。

威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威马与传统汽车企业的另一个不同,就是它不仅仅提供出行解决方案,更注重倡导新的出行生活方式。比如其建立了一个组织叫威盟,可以连接一切生活创新者、兴趣养成者、关系粘合者和社会改变者。

同时威马融入碳点这个金融概念,让用户的每一个正向行为都有回报,让回报价值真的可以交换和变现。用户通过少开一天车等正向行为可以获得相应的碳点,而碳点在特定的市场可以交易。威马的这些努力和尝试也正是用互联网思维去打造一种高效环保的出行生活方式。

现在就下结论说未来哪家企业会成为汽车或者出行领域新的领导者,或许还为时尚早。但从这些不管是老牌还是新兴的企业所做的事情和秉持的理念来看,稳步前行的威马正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责任编辑:配电柜)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美国移民签证新规:申请人需有能力承担医保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