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方守贤院士逝世 享年87岁

2020-02-09 14:19:47浏览:3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张天爱发布于 2020-01-20 分类:热点新闻 本报讯(记者张航)我国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
  • 张天爱 发布于 2020-01-20
  • 分类:热点新闻

    本报讯(记者张航)我国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长方守贤因病于昨天9时3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方守贤是我国高能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担任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第一任主任。记者了解到,方守贤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月22日上午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昨天中午,记者赶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对于方守贤院士的去世,不少师生表示很震惊,也很难过。“我读本科时就知道方先生,那会儿想着等读研究生了就可以过来听他讲课。现在我读研了,方先生却走了。”一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读研究生对记者感慨道。

    方守贤院士的办公室位于高能所办公楼二层的东侧。房间不大,也就十余平方米。里面的陈设非常简朴:靠墙一张写字桌、一把座椅,写字桌的一侧是一条沙发,对面是一排书柜和资料柜,两把会客椅,仅此而已。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写字桌上,还是书柜里,都摆放着各类学术资料,包括各种粒子加速器及相关学科的书籍。“我们会定期给方先生送学术资料过来,他会很认真地阅读。”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在住院之前,尽管已经八旬高龄,只要不出差,每周方先生都会来这里办公,“他说话中气很足,隔着老远我们就能听见,很亲切。”

    记者从高能所了解到,方守贤1932年10月28日生于上海。1988年至1992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方守贤是我国高能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奠定我国在T-粲能区粒子物理研究的领先地位作出巨大贡献,开启了中国基于粒子加速器的高能物理的实验研究。方守贤曾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国际粒子加速器大会2013年终身成就奖等奖项。

    学生追忆

    他是严师,也是“慈父”

    记者昨天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见到了副所长秦庆。在高能所里,他是方守贤院士最早的入门学生,他们是师生,也情同父子。得知方先生病情恶化,秦庆急忙从国外赶回北京。昨天清晨飞机降落后,他扔下行李就赶去医院,但还是没赶上见先生最后一面。“没赶上,真的没赶上……”秦庆红着眼睛,摆摆手,哽咽着告诉记者。

    1988年,秦庆来到高能物理所攻读硕士研究生,导师就是方守贤。“那年5月份我来找先生面试,就在这个楼。他很亲切,我俩坐在办公室里面对面聊了很久,他问起我的学术志趣,不时点头,后来我就被录取了。”那时,方守贤非常忙碌,因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正到了最关键的安装调试阶段,这是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意义重大,价值深远。秦庆就跟着方守贤一起参与到装置的调试运行中,边学边实践,成长很快。

    “先生对学术很较真,我也不服输,因此我俩免不了较劲。”秦庆回忆说,有一次,他俩围绕着一个粒子加速器的问题产生了意见分歧,一争论就是两三天,最后才发现两人的结论都有可取之处,于是开怀大笑。“讨论学术问题,他从来都没有老师或者所领导的架子。”每年大年初一、初二,秦庆和同学们都会去家里看望先生。先生烧得一手好菜,以前身体允许时,总会露一手,留学生们一起吃饭。

    去年年初,方先生被发现肺部感染,自此住进了医院。“去年10月,先生病情还有过明显好转,我们几个学生带着蛋糕去给他过生日。他很高兴,还想早点出院。入冬后,天一冷,他的病情加重,最终还是没熬过来。”秦庆告诉记者。

    如今,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依然在运行,为我国的高能物理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怀柔科学城,规模更大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已经开工建设。秦庆说,方先生也一直惦记着这个项目,希望能借此推动我国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设,“我们一定要把项目建设好、应用好。”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naxia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rizhao.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miluo.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ruzhou.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nanzha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kailu.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新闻发布会|今年湖北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