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电暖气取暖小常识↓々

2020-02-09 19:04:32浏览:0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1、电暖器小常识冬天使用电暖器可使室內暖和,为使室内温度维持适合人体温度,一般客应17~19℃,小孩房间18~20℃,卧室14~16


  


1、电暖器小常识


冬天使用电暖器可使室內暖和,为使室内温度维持适合人体温度,一般客应17~19℃,小孩房间18~20℃,卧室14~16℃为佳。现今电暖器大多有定时定温控制,当暖房达到适当温度,即停止出热,可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

家用电暖器有多种型式,选购时请依用途选购适当机种。局部暖房可用反射型,全部暖房则可使用对流型,以空气自然对流来温暖房间每一角落,另有风扇型利用风扇马达将温风强制对流。除此并有以煤油为燃料的家用暖炉。惟暖炉使用时应特別注意安全,由其是家中有婴幼儿者,避免烫伤意外发生。

2、电暖器使用的日常维护?

散热:为使电暖器发挥较好的取暖作用,并使机体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尽量使电暖器放置的位置有利于空气流通及散热。

清洗:最好用软布醮家用洗涤剂或肥皂水进行擦洗,不能用汽油、甲苯等释溶剂,以免外壳受损,影响美观或生锈。

收藏:在天气暖和不需使用电暖器时,首先要擦干净、晾干机体后收藏起来,不要放在潮湿环境中保存,要放于干燥处直立保存,以备来年使用。

3、如何摆放充油式电暖气?

充油式电暖气一定要直产摆放,不能倒放。因为充油式电暖气是通过下端的发热管对发热周围的导热油进行加热,使导热油在导管内流动来传递热量。如果倒放、平放或斜放就会造成空烧把发热管烧坏。

4、电暖器上不能覆盖任何物品?

电暖器属于恒温发热体,由于本身表面温度较高,因此电暖器表面不能覆盖任何物品,否则会因为电暖器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造成烧机。使用设有专用烘衣架烘湿衣物时,一定要把水拧干,避免水滴在电暖器的控制盒里造成危险(防水型的除外)。

5、电暖器对电源有什么样的要求?

使用电暖器必须使用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标准带地线的三孔插座。绝不可自行换用没有地线的两孔插座,因为这样易产生静电,有时会有电手的感觉,较危险。另外,插座不要位于电暖器正上方,防止热量上升烧烫电源。第三,若有易使电流发生骤变且较为频繁的电器,如电焊机、冲击钻等与电暖器同时使用,则较易损坏电暖器,应引起注意,最好使用带有过流保护装置的插线板或选用稳压电源。

-------------电取暖器选择购买小常识集萃

一是产品的安全性。现在许多大城市的大商场都将产品是否取得“CCC”认证作为销售选择的必需条件之一。这是因为“CCC-中国强制认证”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产品本身及其规模生产的操作等进行一系列严格审查之后,对该产品的安全质量做出的确认,它所依据的标准是国际通用标准。因此,广大消费者在选择电取暖器时,也可将该产品是否拥有权威机构的认证作为重要安全质量参考依据。

二是选择电取暖器尽可能选用那些没有明火、并带有过热保护装置的产品(如油汀类)。因为在冬季密闭较严的房间内,明火不但会消耗室内氧气,污染环境,稍有不慎,还可能发生烫伤、火灾等事故,用时需格外小心。

三是性能价格比。石英管、卤素管和电热丝取暖器的价格一般在100~300元之间,价格算较低,适合在居室面积小的环境使用。而碳素纤维管取暖器是一种新兴产品,具有供暖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特点,所以价格较高,价格在400~1000元不等。普通的暖气片式取暖器算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了,在200~400元左右,经济实用。而新生代采用滚焊技术(一次焊接成型)的薄型取暖器具有优良的质量和偏小的体积,所以价格偏高,在400~700元左右。请您结合自家的使用环境和需求来选购,不要一味的追求价格的低廉或是不必要的浪费。

四是电取暖器的热效率。其升温速度、传热方式、散热面积等,都直接代表着产品的技术水平。普通家庭电表容量有限,住房有限,故要求取暖器功率尽可能小,而升温速度尽可能快,产生热量尽可能多。除了油汀式取暖器因为原理的不同而升温较慢,其他类的取暖器都升温都十分迅速。但是靠光或电热丝发热的取暖器升温快,降温也快,而且热传递没有穿透力。

五是选择家庭使用电取暖器功率最好是在2000W以下的。因为家用电表容量一般是3-5安培,功率过大容易发生断电或其它意外。现好多厂家的取暖器都设置高中低几档功率,使用大功率时应尽量不与其它大功率家电同时使用(如电饭煲、电热水器等),以确保使用效果。

六是售后服务也是选购时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在购买时,应详细了解该产品的售后服务条款,以免出现问题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厂 http://3683.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雷电天气可以玩手机吗 最好不要在充电状态下玩㊣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