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图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网发布:2019福建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知识:核能与中国的核安全(2),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招考信息尽在【福建事业单位考试招考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福建事业单位微信公众号(fjsyzk),福建事业单位培训咨询电话:0591-87618197,微信号:13348244352
核能利用
(一)核能发电
核能发电过程:核能→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装机容量为 5兆瓦(电)的奥布宁斯克核电站。到1966年,核能发电的成本已低于火力发电的成本。核能发电真正迈入实用阶段。
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30万千瓦(电)秦山核电站在1991年底投入运行。大亚湾核电站于1987年开工,于1994年全部并网发电。
核能应用作为缓和世界能源危机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有许多的优点:
其一,核能有巨大威力。1公斤铀原子核全部裂变释放出来的能量,约等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时所放出的化学能。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则更巨大。据测算1公斤聚变原料可以使一列火车行驶40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但需要注意的是,核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其二,污染少。核能属于清洁能源,核电站基本上不排放污染环境的物质。据统计,核电站正常运行的时候,一年给居民带来的放射性影响,还不到一次X光透视所受的剂量。
其三,安全性强。从第一座核电站建成以来,全世界投入运行的核电站达400多座,30多年来基本上是安全正常的。
(二)核武器
核武器包括氢弹、原子弹、中子弹、三相弹、反物质弹等在内的与核反应有关的巨大杀伤性武器。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
1942年6月美国陆军部开始实施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称为“曼哈顿计划”。
1945年7月16日,美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实验。
1945年8月6日,美国轰炸机运载“小男孩”原子弹轰炸广岛。8月9日“胖子”原子弹被投放于长崎。人类这两次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使这两个城市灰飞烟灭,30万人死于原子弹爆炸,直接导致了日本天皇及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投降。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破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核爆炸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中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速度是最快的。
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以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和技术
(一)中国核安全水平保持世界前列
1985年,中国大陆开工建设第一座核电厂——秦山核电厂以来,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核电实现了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营,进入安全高效发展的新阶段。自主研发“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设计安全水平居世界前列,示范工程建设高质量推进,成为核电走出去的“中国名片”。
(二)中国的核安全观
2014年3月24日,在荷兰海牙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
核安全观的核心内涵是“四个并重”,即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
中国核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依法治核;预防为主、纵深防御;责任明确、独立监管;严格管理、全面保障。
【例1·单选】1938年,德国人( )在用慢中子轰击铀核时,首次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现象,并放出新的中子。
A. 哈恩
B. 查德威克
C. 卢瑟福
D. 麦克斯韦
【答案】A
【解析】1938年,德国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在用慢中子轰击铀核时,首次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现象及放出新的中子的现象,使铀核发生裂变,为纳粹德国原子弹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194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故本题选择A。
B项:查德威克,英国实验物理学家,1939—1943年参加“英国及美国曼哈顿工程地原子弹研究”。因发现中子,获得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项:卢瑟福,新西兰著名物理学家,著名的原子核物理学之父。他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个元素到另一个元素的嬗变。他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α射线与β射线,并且证实前者就是氦离子。因为“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他荣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D项:麦克斯韦,19世纪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1873年出版的《论电和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揭示了光、电、磁现象的本质的统一性。
【例2·单选】下列有关核能表述正确的是:( )
A. 氢弹爆炸发生氢核聚变,其威力比原子弹小
B. 核电站使用的燃料一般是铀等放射性重金属
C. 自然界只有在人为条件下才会发生热核反应
D. 核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是直接从核能到电能
【答案】B
【解析】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电站称为核电站,当今世界上只能利用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核电站使用的燃料是铀或钚(bù),以铀居多。
A项:氢弹,又称热核武器,属于核武器的一种。其主要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来进行杀伤破坏,属于威力强大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威力比原子弹大。
C项:核聚变,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聚变反应或热核反应。自然界中,太阳可以通过热核反应产生光和热,不仅仅是在人为条件下才会发生热核反应。
D项:核电站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所以,核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是从核能到热能,再到机械能,最后转化为电能,而不是直接转化。
因此,选择B选项。
【例3·多选】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排放物不包括:( )
A. 水蒸气
B. 烟尘和固体废渣
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
E. 氮氧化物
【答案】BCDE
【解析】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它是一种清洁能源。核能可通过三种核反应之一释放:核裂变、核聚变以及核衰变。人类目前核能的主要来源是核裂变,核裂变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铀核或钚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在这一反应过程中,核能不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也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不会产生烟尘或者固体废渣。但是需要水来充当冷却剂,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水蒸气。
因此,选择BCDE选项。
——相关阅读——
2019年1116福建事业单位笔试辅导课程
2019年11月16日福建事业单位考试信息汇总
2019年11月17日宁德事业单位考试信息汇总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图书购买入口
备考有疑问 华图为你解答
扫一扫,查看联系方式并咨询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