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游学 | 看卫星展,学静电知识,房山科学小记者来到的这家科学通讯社不一般↑Ψ

2020-02-10 01:38:31浏览:3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  文/记者 刘辛味 拍摄/张星海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我们生活中经常能感受到一种电学现象,被电了一下,冬天脱下毛衣会听到噼
                

  文/记者 刘辛味 拍摄/张星海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我们生活中经常能感受到一种电学现象,被电了一下,冬天脱下毛衣会听到噼啪响声、看到电火花,梳头时头发会被梳子吸起,这些都是静电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静电现象?带着这些疑问,9月21日,"房山科学小记者高校行"走进中国空间研究院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所的国家级静电防护实验室一探究竟。活动现场同时进行了北京科技报社科学通讯社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分社授牌仪式。

  又一家科学通讯社分社诞生

  上午,首先进行了北京科技报社科学通讯社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分社授牌仪式。据了解,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514所)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的专业计量测试研究所,是国防科技工业电学一级计量站。研究所服务于型号计量保障工作,为型号任务仪表设备的计量测试及型号科研生产现场的电气安全、静电防护等提供全面服务,为以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为代表的型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贡献。同时,也该所也非常重视科普和科学教育活动,多次组织承办了相关科普、科教活动。

  

  ▲北京科技报社副总编辑孙凤新向514所颁科学通讯社牌

  授牌仪式上,514所静电事业部部长季启政介绍了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并向在场的科学小记者和家长讲解了静电防护在航天器、卫星研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他还殷切的希望,科学小记者们能多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未来投身到我国的航天事业。

  514所科研生产处处长表示,集团单位非常荣幸成为科学通讯社分社,在后续工作中将继续发挥航天事业单位在科学普及方面的社会责任,与北京科技报社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开展科学实践相关活动,撰写编辑科普文章,打造一个具有航天,特别是航天静电特色的科学小记者实践基地。

  参观科普展厅

  启动仪式后,科学小记者一行来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普展厅,领略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首任院长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参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普展厅

  航天五院主要从事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航天技术应用等业务。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研究院抓总研制和发射了200余颗航天器,目前百余颗航天器在轨运行。近五十年来,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北斗导航"中系列卫星、"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等举世瞩目的航天器。

  据介绍,目前航天五院已经形成了载人航天、月球与深空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地观测、通信广播、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六大系列航天器,实现了大、中、小、微型航天器的系列化、平台化发展,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对推动国防事业建设和科技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小记者合唱后合影

  在展厅中,科学小记者了解了航天五院的发展历史,学习了航天精神。随后又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解了北斗卫星系统,参观了东方红二号卫星模型,民用通讯卫星、气象卫星、遥感卫星等知识。

  小记者认真聆听了讲解,唯一遗憾的是因为展厅内要求不能拍照,只能让美好的记忆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参观结束后,小记者在大厅集体合唱了《我和我的祖国》,抒发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爱国热情。

  听报告,做实验,学静电知识

  下午,514所静电事业部部长助理谭钧戈为科学小记者带来了静电知识科普讲座。谭钧戈老师从电发展的历史讲起,介绍古代中国和西方对电的认识。我国多部古籍中有对静电现象的描述,如西晋时期《博物志》"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也有咤声",描述了摩擦起电现象。人类了解静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到了18世纪才逐渐了解了电的本质,谭老师接下来对静电的特点,产生、转移等基本物理知识进行了讲解。

  

  ▲科普讲座

  作为专业的静电防护工作者,谭钧戈特别提到了静电在航天领域的危害,多位宇航员因为静电事故死亡,1961年苏联首位太空宇航员邦达连科在充满高含量氧气的封闭空间中,无意间将一个用过的酒精棉团丢弃在了一个电磁炉上,电火花引起火灾,邦达连科因为伤势过重而死亡。但另一方面,静点也有很多实际作用,利用静电感应等原理实现静电除尘、喷漆、纺纱、复印等。

  科普讲座后,静电防护及应用实验室主任杨铭博士为科学小记者带来了静电演示实验,包括摩擦起电,测定人体瞬间电压等,利用手摇感应起电机、范德格拉夫起电机、静电球等,展示多样的静电现象,引发了小记者的好奇心。在杨铭博士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动手体验了静电实验,对科学现象有了切实感受。本期科学小记者带队的杨立新告诉大家,今天人们一提到科学就是想到手机,移动网络,但正是人类对身边事物的探索才有了这些先进的科技,平时要多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小记者触摸静电球

  

  ▲观察纸屑"爆炸"实验

  了解了祖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感受了静电防护事业的魅力,科学小记者带着收获结束了一天的活动,他们将这天的所见所闻写成新闻,发表在科学通讯社平台上。

  

  ▲本期科学小记者合影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产品经理日报第894期|要抛开知识问答社区的影子,知乎将走向一个大型知识平台★▽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