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今年春节期间,大众网·海报新闻将连续第11年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全体编辑记者将继续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进一步锤炼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围绕“脱贫攻坚”主题,在春节期间、在回家路上,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记录时代变化,集中反映山东干群一鼓作气、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和实际行动,充分展现欣欣向荣、欢度春节的美好景象。
时间:1月17日(腊月廿三)
地点:济南先行区孙耿街道薛家村
记者:苑文飒 李鸿如 任春萌
临近春节,孙耿街道薛家村今年年味儿格外浓。写春联、贴福字,村里活动广场上还要办一台大家伙自己的“村晚”。“现在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当然要里里外外大变样。”薛家村党支部书记周峰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说这些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16年年底整村脱贫;2017年村集体收益突破5万元;2018年建设光伏发电站,贫困户由原来的11户减为8户;2019年光伏发电量位居全市同规模光伏电站首位……这组亮眼的数据,是4年来孙耿街道薛家村脱贫致富的记录,也是薛家村人在幸福路上稳步前进的见证。
村收入年年成倍涨 自办联欢会迎新年
早上7:30,孙耿街道薛家村晨曦初露。村委会前的活动广场上已是一片热闹,村民们正在为大年初一的春节联欢会彩排。
“进了‘腊月门’村里就开始准备了,都是村民自发组织的,已经报了20几个节目,过两天还会进行节目审核。”薛家村党支部书记周峰笑呵呵地说,生活跟上了,村民也有精神头儿搞文化了。“现在村里人晚上吃完饭就出来活动,去年村舞蹈队参加街道的广场舞比赛还得了三等奖。”
过去,薛家村村民根本没有心思唱歌跳舞,这个经济基础薄弱的市定贫困村年收益几乎为零。村级基础设施破旧不堪,想修缮却没资金;村民农闲务工、农忙务农,收入仍不乐观。
“现在那些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上级给我们争取了530亩地,挖了4个鱼池,每年带给村里十四五万的收入。这两年村里整修了1600米的路,安上了路灯,有了文化广场,装上了新的健身器材,增设了自来水净化站,是里里外外大变样啊!”周峰说,近期村两委专门购置了摄影器材,给越来越美的给村容村貌留下记录。
发电量一年超60000度 居全市同规模光伏电站首位
上午10:00,村里的光伏发电板已升到峰值电压。这片占地面积3亩的55kw光伏发电项目,在2019年为薛家村带来8.05万元收益。年发电量超过60000度,位居全市同规模光伏电站首位。
“光伏发电给我增加了收入,还给我带来了工作,生活比以前好过多了。”65岁的周训海是薛家村的低保户,现在他每年能领到光伏分红1200元,和保洁员公益岗3600元。“每天擦擦发电板、除除草,比种地轻快。你看这发电板上,只有露水没有灰,我维护的可好了!”他摸了摸发电板骄傲地说。
据薛家村第一书记马军介绍,2020年,村两委计划扩大该项目面积,提高产能,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益。“2019年,产业扶贫投资类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共计获益10.8万元。今年村两委也将再接再厉,让村民的日子更有奔头儿。”马军说。
做民生实事 老年救护机成全区“样板”
中午12:00,村民董芹正在家里准备午饭,她的孩子在一旁写着福字和春联。“这不快过年了,让孩子写点‘福’,给村里老人送去。”董芹说。
薛家村有127户533人,70%的村民常驻村里,其中老年人居多。考虑到这一情况,村两委给低保户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配备了老年救护机。
“这里边有3个号码,分别是孩子的、邻居的和村两委的,一按号码就接通了。”领到救护机的周训海向记者展示了一番,只见他按了一下救护机键盘上的数字1,不出3秒,就接通了党支部书记周峰的电话。
“这下省得老人找电话拨号了,有个急事村里人一叫就到,家人在外打工也安心。”周峰告诉记者,现在这一做法已成为先行区“样板”,在全区推广。
解决民生实事一直是薛家村两委的工作重点。据了解,每逢中秋节、春节,村两委集中走访贫困户、低保户和70岁以上老年人,为他们送去油、面等生活用品。去年冬季,村两委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村里贫困户翻新修缮房屋,改善生活环境。“做实事、帮村民解心患,才能赢得信任。今年我们也要团结一致,打造更好的薛家村。”周峰说。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厂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