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中国工业科技新闻的权威观察家】
不久前,小米举办了2018年会,雷军在现场发表演讲强调,10个季度内,小米要重回国内市场第一。诚然,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小米手机的销量逆势上扬,市场份额重返了世界前五,但从宏观上看,只要苹果、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不出昏招,小米重回国内市场第一的可能性是相对较小的。
小米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第三世界国家
在依靠病毒营销和粉丝经济崛起之后,小米成为了国内传统手机厂商的效法对象,华为、中兴、联想、酷派纷纷推出了各自的互联网品牌,并以“性价比+抢购”的模式吸引客户。
不过,随着电商平台竞争的白热化和线上市场逐渐饱和,非常依赖线上渠道的小米遭遇了发展瓶颈。在2015年,没能完成8000万台的年销售目标,虽然7000多万台手机的销量依然可以位居国内出货量第一的宝座,但未能实现年度目标展现出小米业绩增长速度已然放缓。
在2016年的第一季度,小米更是遭遇了滑铁卢。由于OPPO和VIVO深耕线下渠道,并且线下渠道的出货量占据绝对优势,OPPO和VIVO依靠强有力的渠道建设,将小米挤出全球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前5位。
在2017年,小米的市场份额逐步回升,特别是在整个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在市场整体下滑6.3%的情况下,小米的销量逆势增长,不仅成为几大手机品牌中少数还在增长的品牌,还实现了雷军提出的营收过千亿目标。
发生这种逆转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小米在线下渠道取得突破,而是因为小米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新的增长点,在16个国家销量进入了前5位,其中,在印度市场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虽然在登陆印度市场之初,小米闹出过使用不恰当地图事件,雷军发布会上的演讲还被制作成各种鬼畜视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米在印度市场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在2017年第三季度起,小米在印度市场超越了三星,居于市场份额第一位。
正是依靠海外市场的高歌猛进,小米才扭转了过去的颓势,在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逆势增长。
与华为、OV拼线下渠道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之前提到了,小米在2016年初被OPPO和VIVO挤出全球智能厂商前5,主要是因为在线下渠道建设上投入不足,过于依赖线上渠道。而在2017年获得逆势增长,并非小米在线下渠道发力,补足短板,而是在印度等海外市场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换言之,小米的线下渠道依旧是其薄弱环节。
过去几年的市场行情说明,线上渠道可以很快打响名头,获得爆炸式的发展机遇期。但真正要走量,还是必须依靠线下渠道。毕竟会在网上挑手机,并且仔细分析硬件配置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发烧友,或者是对电子产品有一定了解的人,这些人只占消费者的一小部分。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还是习惯于去运营商大厅或实体店买手机。
想必也是因此,雷军提出要在国内市场打反击战,要以省为单位、以城市为单位、以每个县乡甚至社区网格为单位,在战场的每一处始终保持勇猛机敏,寸土必争、血战到底。
然而,相对于苹果、华为、OPPO、VIVO这些已经有比较完善的渠道网络的厂商,小米2018年才开始计划发力线下渠道,未免有些晚了。而且从小米过去的业绩来看,小米比较擅长互联网营销和手机成本控制,并不擅长线下渠道建设。
何况在线下渠道,消费者更加看重品牌、外观这些因素,比较容易受导购推介影响。在品牌上,小米由于在起步之初就主打性价比,而且一系列产品往往冠以“年轻人的第一款XX”,平民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相对于华为的“不仅仅是世界500强”、“爵士人生”的宣传标语显得毫无“逼格”,在品牌竞争上不具备任何优势。
由于线下渠道的消费者往往是具有较强购买力的中年人,这些人对价格不敏感,但却对品牌很敏感,这就使性价比这一小米杀手锏被废,而品牌的劣势被线下渠道无限放大。加上在渠道建设上小米落后于华为、OPPO、VIVO,和友商血拼线下渠道,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厂家 http://3683.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guiga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jingxia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leimingzhe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pinggui.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gonga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guoyingxidanongchang.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