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流感高发季,如何正确预防?

2020-02-15 05:02:06浏览:3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 本报星级记者程茂枝  通讯员刘标  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是流感高发季。如何区分流感与普通感冒?如何预防流感以及何


■ 本报星级记者程茂枝

  通讯员刘标

  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是流感高发季。如何区分流感与普通感冒?如何预防流感以及何时接种流感疫苗?学校流感防控有哪些要点?记者日前就群众关心的上述问题咨询了安徽省儿童医院和省疾控中心相关专家,指导大家做好流感防控。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何区别?

  省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陈必全介绍,流感是由流感病毒(主要为甲型和乙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而普通感冒是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限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需要用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而普通感冒主要是对症处理,无需抗病毒治疗。

  流感的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出现发热、头痛、肌痛和不适,伴有呼吸道疾病表现,如咳嗽、咽痛和鼻炎。而普通感冒相对来说,症状较轻,包括打喷嚏、鼻充血、流涕(鼻溢)、咽痛、咳嗽、低热、头痛和不适。流感是致死性疾病,可导致多种严重甚至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炎、肌炎等;而普通感冒引起的并发症相对少、症状轻,如中耳炎、肺炎等。

  如何预防流感?

  陈必全介绍,最有效的预防流感的手段就是接种疫苗,而勤洗手是预防流感传播最简单、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平时,应注意锻炼与营养均衡,在季节性流感爆发前夕,重点人群可以采用奥司他韦进行药物预防。

  “应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人和患者,流感患者尽可能隔离,尤其需减少与孩子、老人接触。不得不接触时,可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风险。 ”陈必全建议,在流感暴发的季节,尽量不要去人多密集的区域,非得去时,最好佩戴医用口罩。

  为何打了疫苗还得病?

  陈必全说,一般流感疫苗的保护期为6至8个月,之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另外因为流感病毒毒株有多种且容易发生变异,导致每年流行的毒株不太相同,即所谓的年年岁岁“病”相似,岁岁年年“毒”不同。

  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年都基于对下一个流行季节流感病毒流行株的预测结果,提出全球流感疫苗株的推荐意见。全球各国的疫苗企业根据WHO的预测结果生产当年的流感疫苗,因此不同年度流感疫苗针对的流感病毒株可能会有所差异。

  何时应接种流感疫苗?

  陈必全介绍,流感流行前1-2个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在我国,流感流行主要是在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3月左右,所以接种流感疫苗的时间一般也安排在9-12月。

  “6月龄-5岁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以及医务人员是流感疫苗重点接种对象。 ”陈必全说,经历一次流感感染发作并恢复的人有可能在同一流感季感染另一种类型或亚型的流感。所以强调这类人群在进入流感季后也需要接种流感疫苗,以预防其他循环菌株的感染。

  学校如何做好防控工作?

  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当学校发现少数散发流感样病例时,应当将患病学生隔离,采取居家治疗或及时就诊,不可带病上课;1周内,学校出现1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要及时向所属地县(区)级疾控机构报告;当疫情有继续蔓延趋势,如班级当天新发现流感样病例达5例及以上,且该班级现症流感样病例达30%及以上,或一周内发生2例及以上实验室确诊流感住院或死亡病例,可采取停课措施,停课期限一般为4天。

  专家强调,要切实落实晨午检制度和因病缺课制度。晨检工作应全员覆盖,发现患病学生或者老师应及时引导就医。对于流感样病例,要进行隔离治疗,并在其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复课。要利用大课间活动等休息时段,对教室空气、学生玩具等物品进行消毒,一天可进行1至2次;同时,要保持教室开窗通风,每日打扫教室卫生,保持环境清洁。在疫情期间,学校要减少或停止举办集体性活动,避免流感疫情大范围暴发。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厂家 http://3683.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woya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nansha1.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shiyuetianzhe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guangyua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xiangyi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shanyang.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小米9 Pro 5G开售数秒即售罄 一机难求名场面回来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