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再一次流泪了!
前几天,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李文亮去世,他唔嗯道:人们悼念李文亮,认为他是中国的英雄,大家敬佩他,包括我在内,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医生。
那一刻,84岁的他哽咽了,透过眼镜,我们看到他眼角的泪在飞。
上一次,我们看到他饱含泪水,是1月28日,他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他说,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一定会赢!
看完这两次采访,没有谁不会为之动容。
国士无双,民心所向,胜之所往。因为我们需要的意见领袖不仅要专业,还应该是一个温暖共情的个体,有血有肉,有忧有乐。
这场疫情,我们急需反思的地方,太多太多。
鲁讯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真药救人,真话救世。大疫当前,我们急需一剂真药,一句真话,一种真措施。
唯有一切变得真起来,中国才有可能度过这一劫。
2003年清明节,一个落寞的身影站在父亲的墓地前,一直以来,给父亲扫墓是自己和妻子每年的传统,然而,那一年的他看起来有些沉重。
“爸爸,怎么办?我想说出事实,可又不能......”他握紧拳头,如鲠在喉。此时的他迷茫、困顿、挣扎,痛苦不能言表。在他心中,父亲是正义、良知、真理的化身。此时,站在一旁的夫人见此怜惜得心如刀割。
这时的北京,已经如同一座恐怖之城、瘟疫之城,整个中国被一层黑色的幕布笼罩,人们陷入一种惶恐不安的情绪中。
即将到来的,是一场为世卫组织官员和中外记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历时两天,到底要说出真相还是维稳?他真希望父亲能为自己指明一条道路!
终究还是到了,前一天,有关部门特意跟他打好招呼,“不要讲太多”。发布会现场,他回答得中规中矩,相关领导听了都松了一口气,他原以为“就这样解脱了”。
到了第二天,参会的领导人数少了一半,但记者们见此形势并没有罢休,一遍又一遍的提出问题,“现在的疫情是不是已经得到控制了?”
不仅仅记者,这也是目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面对如此尖锐的提问,他终于忍不住了,沉重的责任感压得他喘不过气,于是他不禁怒吼到“什么叫已经控制?根本就没有控制!”
整个会场一片哗然。
2020年,1月26日,湖北武汉,同样是一场新闻发布会,参会的分别是当地的第一二三把手,如此重要的会议,千万网友们揪着心围观,大家关心疫情信息的公布情况。
发布会上,对于湖北省自产口罩的数量,省官最初给出了石破天惊的数字:“省年生产各类口罩108亿只,其中民用8.8亿只、医用9.7亿只”(湖北省总人口约5900万,相当于每人183只)。
过了1分20秒,有工作人员上台递上纸条,省官才澄清:“刚才这个口罩的生产数值有点出入,不是108亿只,是18亿只,更正一下。”
整个会场一片哗然。
最后,伴随发布会结束的是一片掌声,只是鼓掌的,只有三位官员。
而随后,武汉的疫情还在疯狂地向全国蔓延……
1月20日的那场发布会,他再次忍无可忍地登高一呼:肺炎病毒会“人传人”,急需『早发现,早隔离』!
直到2020年1月23日,武汉才终于『封城』了。
行文至此,大家可能都知道他的名字是谁了。
人世间流行过多少次瘟疫,不下于战争。
但是比起战争,很多人认为,灾祸是不真实的,是一场噩梦,总会过去。所以,总有一些人愚蠢的以为,只要不让更多人知道这场灾祸,噩梦很快就会醒来。
我们知道,信息的有效披露和传递是任何信任文化建立的关键。但是这个道理,有的人总是迟疑不决。
时隔20年,钟南山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顾虑,他在发布会上直言会存在人传人的风险,提出野味可能是传染源,直接打脸某些领导。
根据百度地图给出的数据,在武汉春运迁入的趋势图中,1月20日是整个事件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如果不是钟老1月20日的那场发布会,人们还会处在一种严重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大家不清楚野味的危害,不了解人传人的风险,大家会以为这是一场普通的流感、一个小题大做的谣言。这样傲慢的放松警惕,很可能就是更大的灾难的开始。
网络时代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太快了,对政府上通下达的要求也更高了,但显而易见,政府回应舆情的能力跟不上这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严重的信息滞后性会让民众产生更加恐慌的情绪。
在传播中,人们需要钟南山这样拔开云雾,厘清真相,而不是传播中形式主义:民众想要的并不是冷漠的通报,更不是慌忙的维稳。说白了,对于大型突发的公共事件,老百姓只需你跟我讲实话,真诚一些,别糊我,别骗我,这就是最简单的舆论回应了。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时间线:2019年12月8日武汉发现第一例不明原因肺炎。12月30日,有流传的红头文件宣称,武汉卫健委要求清查近一周接诊过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但是,最先核实疫情真假的是来自第一财经的记者,而当地媒体集体哑然。
在疫情爆发后,直到1月6日,武汉当地的媒体才对疫情进行过报道,标题是《59例患者均已排除SARS等呼吸道病原》,一看,还是保守的维稳稿;第二次提及疫情是在1月10日,头版标题《肺炎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
原以为10号之后,当地媒体会有更近一步的跟踪调查,然而,第三次报道出现在1月21日。
在这期间,整整间隔了10天。
?
根据华盛顿大学一项研究成果:当媒体的报道量增加十倍,非典这类的疾病的感染数将减少33.5%。
遑论此理论是否科学,但不能否认的是,媒体是预防疾病传播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在疫情爆发的过程中,该有的监督和质问一个没看见,关键时期报道内容也是零零散散。
有价值的新闻看不见,这就让百姓不得不去相信小道消息,相信各种各样荒唐的谣言,阴谋论。
所以,当钟南山出现的时候,大家终于找到了一个权威的方向标,情绪一呼而上,人们渴望听到最有用的信息,得到最权威的指挥。
钟南山一直有句口头禅:“我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实在话,给了大家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安全感。他知道所有人都在等他的回答,无限等待、不断期盼,只求多一个好消息。
从钟老再度“出山那天”起,疫情的状况越来越明晰,即使确诊的基数在增长,但是大家已经少了很多恐惧。
1月20日:钟南山提出,武汉肺炎病毒很可能来自野味,存在人传人。一定要戴口罩,但不一定是N95。
1月21日:钟南山警示要防止出现超级传播者。
1月24日:钟南山说,在这次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一定赢。
1月25日:钟南山指出,已有几种药物准备用于新冠肺炎临床治疗。
1月28日:10到14天的潜伏期过去了,不会因春运返程出现大传染,但排查的措施不能停。
2月2日:钟南山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是否会存在粪口传播。
2月5日:钟南山发布老年人防范指南
2月7日,钟南山称疫情拐点还要几天:关键仍要早发现早隔离
2月11日,钟南山等专家连线武汉ICU团队
回顾钟老的每一场采访,逻辑清楚思维严谨,关于疫情走势、传播途径、传染源、应对措施等等,大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一目了然。他深知,如果不能让大家开心,至少让大家安心。
在这场疫情防卫战中,我们看到了像钟老这样的勇士出现,为民众排忧解惑;也看到了急着送人头的“牛鬼蛇神”,更看到了像李文亮这样的“普通人”为我们吹哨护航。
潮水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该打击的我们一个不能放,要守护的一个也不能少。
在没有特效药的时候,钟南山那样的话,不光为城市管理者指明了方向了,也为我们带来的希望与慰藉,可谓是目前最好的良药,也是最好的疫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厂 http://3683.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jinxia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yeji.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buerji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qianya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mozhugongka.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yangshan.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