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全国首个战时管制令后,今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党委发布战时状态令!疫情防控,刻不容缓!

2020-02-15 09:13:49浏览:2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抗疫期间的全国首个 “战时管制令”都有哪些规定?从内容上,张湾区疫情防指发布的全域实施战时管制,共有8条内容。除最后一条规
                                

抗疫期间的全国首个 “战时管制令”都有哪些规定?

从内容上,张湾区疫情防指发布的全域实施战时管制,共有8条内容。

除最后一条规定时限外,均是对人员、居民楼、车辆、生活物资等方面的管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所有楼栋一律全封闭管理,除抗疫人员和保障民生人员,居民不得出入;

(2)所有居民点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不符合特定批准情形的居民一律禁止出来;

(3)生活必需物资,通过配送或代购实现;

(4)所有乡镇、街道办及村(居)委会,也一律实施战时管制。

十堰市张湾区疫情防指缘何发布“战时管制令”?

根据时政公众号“长安街知事”今晨发布的报道,截至2020年2月11日24时,十堰全市累计确诊536例,其中张湾区135例,排名第二。另据张湾区疫情防指2月5日发布的第16号通告,当地已累计排查武汉返乡人员10358人。

从数字上可以看出,张湾区从武汉回来的人数肯定超过1万。

从1月22日输入算起,按照病毒潜伏期14天,张湾区“第一代”感染者已经过去,目前已经从武汉输入为主,发展为本地扩散。该区副区长肖旭坦言,虽然当地奋战20多天,还是未能百分百掌握所有病患和密接者信息,他担心一定数量的排查对象仍然散居城乡。

在这种情况下,张湾区第二代、第三代潜在感染者亟待确认,未来10天左右乃至2月中下旬不排除是爆发期。因此,适时地宣布实施战时管制,让所有人再居家坚守14天的原因——倒逼病源暴露,创造从“阵地战”转变为“歼灭战”的条件,将有利于该区战疫工作展开。

为何首个“战时管制令”会引起热议?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张湾区的防控工作一直在不断推进。从倡议不串门,到封闭部分小区,再到强力制止聚集,如今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实施战时管制令的地区,很快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论。

我国《刑法》第四百五十一条规定

本章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我国《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严格来讲,《刑法》中“战时”特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的特殊时期,根据《宪法》的规定,战争状态以及紧急状态都应当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的。

但鉴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峻,各地在加强防控工作和措施的同时,很多场合会用到“战时状态……”等此类用语。

1月28日,天津市曾表示将启动战时机制。

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赴湖北指导组深入一线,督促武汉以战时状态抓好源头防控。

当下所提及的“战时”只能是参照战时状态的情况来实施工作, 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党委发布战时状态令也是对于当前战疫斗争已进入“非常时期”“危急关头”“关键时刻”的决心显现。

综上,新型肺炎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张湾区疫情防指 出于情势所需 发布“战时管制令”,在当地将疫情彻底遏制住以前,战疫任务还很艰巨,但我们要坚信,严冬正在过去,春天总会到来。

欢迎各方转载,请务必尊重原创,标明文章原出处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单位,会积极配合处理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changle2.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jiuzhaigou.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longsha.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yongka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ducha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yunxiao.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2吨补给用品紧急驰援,山东省商务厅协助齐鲁医院医疗物资于今日抵达武汉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