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201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及四大高载能产业月度用电量需求统计╬╭

2020-02-15 14:43:30浏览:1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  2018年一季度用电量增速创2013年三季度以来新高,电力需求仍具韧性。根据国家能源局以及中电联最新公布数据来看,2018年一季
                   

  2018年一季度用电量增速创2013年三季度以来新高,电力需求仍具韧性。根据国家能源局以及中电联最新公布数据来看,2018年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59亿度,同比增长9.8%,为2013年三季度以来季度用电量最高增长水平。4月份用电量需求依然具有韧性,4月全社会用电量为5217亿度,同比增长7.8%,较2017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2014-2018国内月度用电量统计(亿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2018国内月度用电量增速统计(百分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5月发电量煤耗高频数据持续改善,总量需求无需过渡悲观。从高频发电煤耗数据来看,3-4月煤耗数据增速处于回升态势,其中2018年3、4月六大电厂煤耗为分别为1977.83万吨和2019.33万吨,较2017年同期分别增长-2.5%和5.5%,这或与本年复工延后存在一定关系,另外根据5月上半月发电煤耗来看,1-15日的日均煤耗为67.06万吨,较2017年同期60.82万吨水平增长10.26%,日耗增速处于持续回升过程中。

  2015-2018六大电厂煤耗变动统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高达65%以上,对后续全社会用电量需求增速影响重大。近年来,我国逐步施行以调整结构为基调的经济政策,以及以节能增效为导向的能源政策,总体使得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弱于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用电量增速,第二产业用电量占比持续走低,但仍在65%以上,如图11所示。我们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当中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用电量需求波动仍将对全国用电量增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2-2018Q1国内细分产业用电量占比统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大高耗能制造业用电量增速回落,或致高耗能产业对用电需求影响力度逐步减弱。制造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70%以上,占全社会用电量50%,其中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等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占比基本可以达到全社会用电量的30%,因此四大高载能制造业的用电量水平将对后续电力需求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认为,受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及节能减排措施的逐步实施,四大高载能产业用电量增速仍将进一步回落。

  2014-2018四大高载能产业月度用电量需求统计(万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报告,2018年一季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1.5%、10.6%、9.6%、9.1%和8.2%,均实现快速增长,考虑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持续性,非高耗能制造业用电量增速将保持相对较高水平。

  2014-2018非高载能产业月度用电量需求统计(万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第三产业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受益产业结构升级和电能替代仍有望维持10%与6%左右增速。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旺盛,对于拉动服务业相关的电力需求具有持续支撑,2018年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同比增长23.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1%,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我们预计全年第三产业累计用电量增速有望达到10%。近年来“煤改电”及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均对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影响,而我们认为冬季清洁取暖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是长期趋势,因此也将持续支撑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维持较高增速,但考虑2017年同期、2018年年初天气因素影响,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或维持在6%左右水平。

  2014M1-2018M3第三产业累计用电量增速统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M1-2018M3居民累计用电量增速统计(%)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责任编辑:xxx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厂家 http://3683.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特朗普本月访印 网友:特朗普要不要顺便访京? ?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