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2019年中美新兴产业竞争态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亿欧智库精选

2019-10-12 17:43:48浏览:89评论:0 来源:配电箱厂家   
核心摘要:今天,从中国官方对产业发展的理解的角度,来看下新兴产业的竞争情况。这也反应了中国政府官方对于未来产业的发展态度,也就是定

今天,从中国官方对产业发展的理解的角度,来看下新兴产业的竞争情况。这也反应了中国政府官方对于未来产业的发展态度,也就是定义了哪些是新兴产业。

本文精选自“2019年中美新兴产业竞争优势”,作者为宁南山,由亿欧智库分析师整理。以下带来精选阅读:


中国国家统计局在2018年11月7日公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列出了中国认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换句话说,这些产业将在未来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经济产值最大的领域

中国定义的战略新兴产业覆盖了九大领域,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

我们和全球股票市值的七条赛道对比下,可以说重合度很高,有六个是重合的,只是名字和范围有不同。以新一代信心技术产业来说,就是对标了ICT。

包括新一代通信网络设备(5G)、新型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分立器件、光电子器件、半导体照明器件、光纤光缆、电阻电容电感被动元件)、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

 这个行业大家都很熟悉了。华为、中兴、中芯国际、阿里、百度、腾讯、浪潮、小米等企业都在里面。这个领域也是美国的核心赛道。

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在这方面并不是所有领域都落后了,至少在新一代通信网络设备(5G)这个领域,中国已经领先美国了。而且这个差距是物理可见的,即使是现在5G还没有大规模部署,在中国的大城市和美国的大城市感受下网速就能有所感知。

美国现在禁止华为进入美国,美国人只能找其他公司来建设5G网络,首先其他厂家在技术上已经落后于华为其次在成本上,如果不使用华为设备,那意味着同样的投资下美国的5G网络覆盖能力将会缩减

当然,美国人也找到了解决方案,那就是通过刑事和民事指控试图扼杀华为的发展:我竞争不过你,那就干掉你。这也是一个解决方案。

 另外就是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是紧跟美国的态势。全世界技术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中国都仅仅排在美国之后。

而且不仅是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华为也在这方面进行战略投入。

2018年,中国主要IT公司都进行了架构的调整,而调整的方向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加大对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投入。将公司内部从事这些新兴产业的部门单独的独立出来,提高其在架构中的地位。 

2018年9月30日,腾讯宣布进行了架构调整,由七大事业群整合成六大事业群。有的事业群进行了合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即Cloud and Smart Industries Group)

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整合了包括腾讯云、智慧零售、安全产品、腾讯地图、优图等核心产品线,帮助医疗、教育、交通、制造业、能源等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腾讯称,在互联网上半场,腾讯的使命是做好连接;而在下半场,腾讯的使命是成为各行各业最贴身的数字化助手。

这是腾讯的第三次架构调整,上两次是在2005年和2012年。

百度也在2018年12月18日,在“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的战略下,宣布启动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一,是智能云事业部(ACU)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同时承载面向企业的人工智能和云业务的发展。ACG由尹世明负责,向百度总裁张亚勤汇报。

二,是将搜索公司及各BG的运维、基础架构和集团级共享平台整合到基础技术体系(TG)。整合后的TG,由百度高级副总裁王海峰统筹管理。

2018年11月26日,阿里也宣布继2015年之后最大一次组织机构调整,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由集团CTO张建锋兼任事业群总裁。

阿里巴巴官方称,“阿里云智能平台目标是构建面向全社会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技术基础设施。”

华为公司在2018年底也调整了组织架构,将Cloud和AI单独组成了一个事业群,而原有的网络设备业务单独组成一个事业群。

BAT和华为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其背景都是类似的。

中国ICT公司的基本业务,已经进入了成熟期。阿里的电商,腾讯的社交和游戏,百度的搜索,华为的网络设备,都已经成为了这些公司的基本盘。

而这些IT巨头,都不约而同的看到了各个产业急需迅速的走向智能化的强烈需求,因此纷纷进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

在未来,全世界的几百万数千万家企业,其内部的办公和运营系统都会向云计算平台转移。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很显然,这块大蛋糕主要就是中美企业在抢食。

目前美国企业还是处于优势地位,但是阿里为首的中国企业上升很快。

云计算市场分为三部分:IaaS、PaaS、SaaS,中国公司主要集中在IaaS(基础设施部分,包括服务器,存储等),例如在服务器领域(IaaS更下层的部件)我国联想、华为、浪潮都是世界前十名。

有点遗憾的是,服务器芯片还是基本买英特尔的,因此国内这三家服务器巨头其实该领域都不怎么能赚钱。

阿里比较争气,在PaaS(平台服务,包括操作系统,开发工具,数据库和中间件)方面也取得突破,并且在中国PaaS市场也取得了份额第一,其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均为自研,国内其他公司也在自研数据库和中间件。

该市场全球性的玩家仍然主要是亚马逊、微软、Salesforce、谷歌等美国公司。

即使在中国市场,PaaS主要玩家中,中国公司也只有阿里能排上号,其他公司和阿里差距还比较大。

SaaS,指的是各种软件应用,这个中国公司并不弱,搞应用算是强项,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淘宝之类,就是跑在阿里云上面。

亿欧智库:saaspaasiaas演示.png

关于IaaS,PaaS,SaaS三者的关系,下图来自微软云的中国官网,看的更加清楚。

可以把IaaS看成一台电脑,PaaS就是除了电脑,还提供操作系统和软件开发工具,但是没有装应用软件。SaaS就是在PaaS的基础上,把office等各种应用软件都给你装好了,你只需要用就好了。

亿欧智库:iaaspaas演示.png

在基础设施部分,2019年1月17日, IDC公布2018年上半年全球公有云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厂商市场份额数据,在过去5年中,阿里云全球市场份额增长12倍,在2018年上半年全球份额超过了IBM,一举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

亿欧智库:企业比较.png

美国也是全球目前最大的两个云计算玩家。

亚马逊和微软,都把阿里视之为全球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微软CEO Satya Nadella 2018年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明确表示,微软在公有云市场只有三个主要竞争对手,分别是亚马逊、阿里巴巴和谷歌公司。

阿里云目前仍然保持极高的增速,2018年第二季度,阿里云营收46.98亿元人民币(7.10亿美元),同比增长93%。而2017年同期为24.31亿人民币,2016年同期为12.43亿人民币,基本上保持了每年倍增的态势。

阿里总体上和美国的差距还是很大。以2017财年为例,亚马逊云业务营收为122.21亿美元,微软为31.3亿美元,阿里云为10.9亿美元,尚有10倍的差距。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这个新兴产业里面,另外就是新型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分立器件、光电子器件、半导体照明器件、光纤光缆、电阻电容电感被动元件),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新型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

看起来是两个领域,但是其实新型电子元器件里面的半导体分立器件、光电子器件、半导体照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都属于半导体的范畴。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是半导体,光纤光缆,被动元件三大类。 

其中,光纤光缆领域的技术,中国大部分已经攻克,全球份额也是最高,只是在高端领域,例如海底光缆方案、低衰减方案上还有欠缺。

中国的光纤到户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网速也在全球名列前茅,庞大的市场造就了本土厂家的崛起。 

被动元件(电容电感电阻之类),这方面是日本全球最强,而中国台湾厂家占据着市场最大的份额。

中国2018年几家主力厂家发展情况均不错。

深圳宇阳电子,是港股上市公司天利控股旗下负责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公司,主要专注于小微型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产品,可实现大规模生产01005、0201、0402、0603、0805等规格的微型MLCC产品,其中目前较为先进主流的0402,0201生产比例较高。

同时,目前01005超微型规格产品也实现了量产,并对第三代超微型产品——08004进行预研,是中国大陆MLCC技术最为领先的本土企业之一。 

2018年上半年,天利控股集团的MLCC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32.6%,达到了5.653亿人民币,税前利润更是增加了2.743亿人民币。

国内最大的被动元件制造商风华高科,主要提供MLCC和片式电阻器等产品,也是全球八大片式元器件制造商之一。2018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5.11亿元,同比增长53.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8亿元,同比增长386.52%。

 潮州三环,这其实是一家陶瓷材料为主的高科技公司,

最主要的产品是光通信的各种接插件陶瓷产品,另外还生产片式电阻用的陶瓷基板,以及MLCC也成为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

受益于被动元件业务的增长,该公司2018年第三季度单个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59亿元,同比增长31.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0亿元,同比增长41.00%。 

 深圳顺络电子是中国最大的片式电感生产企业,也是龙头企业,该公司也在快速扩张,其201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25.8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40.81%。该公司的业务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2017年的营收增速为14%多点。

 艾华集团主要是做工业设备和照明设备用的电容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里用的片式电容器也做,只是份额占比很小),

这是我国铝电解电容龙头企业,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不仅能够制造生产铝电解电容,而且上游的原材料(腐蚀箔、化成箔)也自己生产,同时电容器生产设备,以及电容器品质专业管理软件系统都是自主研发,是本行业中全球少数具有完整产业链的高科技企业之一。

该公司占全球中高档节能灯铝电解电容器市场的70%左右,为全球最大,德国欧司朗、荷兰飞利浦、美国GE、日本松下、东芝、海尔、海信、长虹等灯具品牌,都是其客户。

 艾华在铝电解电容器全球市占率位列第五;除了照明领域做到了世界第一之外,该公司在另外一个细分领域--智能手机快充领域市占率也做到了持续保持全球第一,其中在中国大陆市占率达到了80%。

2018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75亿元,同比增长21.3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3亿元,同比增长3.92%。

另外还有法拉电子,该公司是中国大陆最大的薄膜电容器制造商,专业从事薄膜电容器及其金属化膜制造与研发。

相比于其他几家龙头企业,该公司的业绩较为逊色,2018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2.89亿元,同比增长2.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9.54%。 

在被动元件领域,我国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当然了从全球范围来看主要的生产商也就是集中在日韩台三家。

实际上,台湾最大的被动元件生产商国巨电子,累计1-9月净合并营收为609.37亿元新台币,较去年同期增加169.6%。按照今天4.5741的汇率,就是133亿人民币左右,而同期风华高科是35亿人民币,差距虽然大,但是已经不是银河系的距离。

再过五年的时间,中国的本土被动元件厂家体量将会增长到世界主流玩家的级别。

在半导体领域,这个值得专门写好多篇文章,这也是2018年中兴事件发生后,举国上下都非常关注的领域。

在半导体领域,至少在太阳能发电和半导体照明(LED)方面,中国公司已经完成了逆袭,太阳能领域不用说了,在LED部分,三安光电等中国本土LED芯片公司已经实现了进口替代。当然了,LED芯片和我们一般认为的芯片是不一样的,LED芯片是发光的核心部分。

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其实主要是指集成电路产业,这里面有三个关键的节点。

第一个时间节点是2008年,这是02专项启动的时间点,到目前为止该专项已经执行了10年,大批的业内龙头企业得到国家资助,该计划的特征是布局非常完整。

集成电路所有的领域,包括材料、装备、设计、制造、EDA开发工具都有考虑。

2018年5月31日,江丰电子公告,公司主持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45-28nm配线用超高纯系列溅射靶材开发与产业化”项目顺利通过国家02专项验收专家组的正式验收。项目正式验收通过后,预计获得政府补助资金不超过2825.5万元。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启动,截止至2017年底,大基金累计项目承诺投资额1188亿元,实际出资818亿元,分别占一期募资总额的86%和61%。

当然了,媒体报道的数字是“大基金一期撬动了5145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另外还有地方政府出资成立的各种基金,这里面总共实际投入多少,就很难算清了。

各地的“宣称投入数字”,一个是最终不一定落实,一个是项目周期本来就长达数年,把未来的投资都算在现在了。

保守估计,2014-2017年国家大基金四年实际出资818亿元,再加上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每年投入500亿人民币以上是合理的。

这个数字距离世界半导体先进地区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的投资是分散在所有的领域,相比于韩国主要投资存储器,台湾地区主要投资在制造,在单项目的强度上还是有很大差距

台积电就在发布2018年Q4财宝时表示,其2019年的资本开支预计在100亿-110亿美元之间。这就是差不多700亿人民币了。

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相对于在投资方面比较“小气”,主要是起跟踪作用的02专项,很显然大基金的投入要大气了很多。

简单的说,02专项更多是跟踪和保持技术能力,大基金则是支持产业不断走向赶超。

我国已经在2018年启动了集成电路大基金二期的募资。

2018年4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陈因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公开称,“当前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正在进行第二期募集资金,欢迎各方企业参与基金的募集”。

二期的规模肯定比一期更大,估计会在1500-2000亿人民币左右。

不过可能是因为2018年发生了中兴事件的缘故,集成电路大基金二期低调了很多,媒体报道的进展较少,按照进展估计,2018年应该已经完成了募资。

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是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还是地方政府的集成电路发展基金,其投资规模都是不断增长的。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集成电路企业的规模总体在越来越大,到2018年已经涌现了一批规模超过100亿人民币或者达到100亿人民币的龙头企业,包括华为海思、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豪威科技、紫光展锐、比特大陆。这些企业自身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长。

不过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在芯片设计领域,除了华为海思遥遥领先以外,其他企业距离海思的差距太大,未来有可能在体量上赶超海思的国内其他集成电路企业,只有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

海思2018年时,其收入差不多超过500亿人民币,同时海思在2018年的校招中大大的增加了薪资,导致国内集成电路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薪资2018年出现了大幅的上涨,一家企业的应届生薪资改变,直接改变了整个行业的薪资态势。 

第三个时间节点是2018年,就是中兴事件。

美国人以中兴给30多名员工发了奖金为由,指责中兴没有遵守协议,并且撒谎,讹诈了14亿美元。同时美国上游芯片供应商的禁运,造成了中兴直接业务停摆差不多三个月。这件事情对中国各大ICT公司的刺激很大,自主研发和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已经成为中国产业界的共识。

2018年不少公司的股东沟通记录中,最被经常提到的问题就是,是否存在对美国芯片的依赖问题,而声称自己对美国芯片依赖更小的公司,会获得更高的估值。

中兴事件马上就要一周年了,我想说,这件事情对中兴造成了十几亿美元的巨大损失,但是极大的震撼了中国的产业界,对中国ICT产业走向自主化的推动作用可以说超过了任何其他力量。

版权声明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配电箱厂家)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浙江金华启动千亿元物流产业计划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