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11时30分许,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个人微博发文,称疫情下降的拐点已经出现,但还潜藏着上升的拐点。
以下为曾光微博全文:
对当前形势的新思考:疫情下降的拐点已经出现,还潜藏着上升的拐点。
1,在疫情分析中,拐点是指传染病流行趋势的转折点,就是一个时点的概念。对流行病学工作者而言,经常看到流行趋势图中,全国或某一省市各种传染病疫情下降的拐点和上升的拐点,以及升降拐点的交替转换。因此,不要把拐点的概念复杂化,也不要简单地理解拐点出现了的大局已定。
2,我国内地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形势的不同,可以分为武汉市/湖北省的战场,以及湖北以外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战场。其中,湖北以外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每日确诊病例数已经连续下降6天,下降的拐点在2月5日左右。需指出,这是按确诊病例数统计出的拐点,由于在每个患者确诊前,都要经过暴露-感染-潜伏期-发病-就诊-确诊的全过程,实际拐点的出现应该比确诊时间早得多。
我曾经长达17年负责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监测和统计分析工作,通过对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分析,提前预测了湖北以外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确诊病例数的拐点在“武汉封城”后5-至10天后出现,又提出阴历正月十五见分晓,看来是预测对了。
据我所知,国家疾控中心的疫情分析专家,也一直同时以确诊时间和发病时间分别为统计分析拐点,他们按发病时间分析,1月23日“武汉封城“后的3天内即已出现了疫情下降拐点,随着时间的进展,这一拐越来越明确。不难理解,由于专业不同有些学者对拐点有不同的认识。也不介意,媒体和网民圈对拐点的非专业的评议。
重要的是,大家都关心疫情走向,都积极参与。有必要在概念统一后,共同认知业已出现的下降拐点,为我国艰难、伟大的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而信心倍增。
3,我又要预测了,在下降拐点之后,还难以避免又出现一个疫情上升的拐点。理由是,切不可以低估多达1.6亿人口流动返程潮对疫情的负面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的冲击作用。
上述流动大军无论乘坐火车、长途汽车还是飞机返程,都处在密闭的环境中,容易导致病毒传播。返城后能否平安度过一个最长潜伏期,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我预测,按发病时间估计,拐点比返程高峰推迟一个潜伏期出现,如果按确诊时间估计,还要在后延一周左右的时间。各地上升拐点是否真的出现?以及上升的幅度大小?直接考验各地的防控工作是否扎实。
令我最担心的是,由于疫情统计拖后于感染时间,近日内我们看到的依然是疫情的不断下降,因此掩盖了返程感染造成实际上升的趋势,使人们放松了警惕。
加油呀!度过了这一关,我们就可以更客观地看到离疫情防疫战的决定性胜利有多远了。
延伸阅读:
钟南山:疫情拐点无法预测,峰值应在2月中下旬出现
11日下午,广东医疗队武汉前方ICU团队与后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远程视频病例讨论会议。钟南山院士通过视频连线说,从目前来看,疫情拐点还无法预测,但峰值应该在2月中下旬出现。疫情拐点由返程高峰的防控情况决定。
钟南山说,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出一个严格的拐点预测,但通过一些数学模型分析,也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现在全国新增病例的速度比原来慢慢有所减缓,南方地区应该2月中旬达到发病最高峰。
全国返程是否会导致进一步的发病高峰?钟南山认为,不太会有新的更高的高峰,因为延长假期已把潜伏期度过,加上各个城市严格的哨点进行健康监测,如发现有问题,肯定会被隔离。
钟南山认为,危重症病人看起来治疗仍有一定难度,新冠肺炎跟SARS不太一样,治疗还需更多探索。现在的治疗实际上是超越常规的治疗,新冠肺炎有独特的病理特征,抗病毒和抗炎(抗病毒引起的炎症风暴)是两个主要问题。
“相信有足够的场所,有充足的医生,有较好的防护工具,以及有我们多方面的支撑团队,武汉的情况应该会比较快地改观,但是现在还处于一个相当困难的阶段。”钟南山说。
钟南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望4月前结束
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钟南山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已经在一些地区出现下滑,预计峰值将在2月中下旬出现,4月前可能结束。做出上述预测是基于现有的数学模型、近期疫情情况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不过他承认,目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还有很多未知:“我们还不知道病毒为何有如此大的传染性,这是最大的问题。”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环球网?新华社?国是直通车
流程编辑:TF021
了解更多请登陆 什么是动力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gongsixinwen/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