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广大公安民警辅警闻令而动
勇挑重担 、不怕疲劳、冲锋在前
不分昼夜地奋战在
抗击疫情最前沿

告别刚出生的儿子 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今年的1月20日,对西吉县交警大队民警马宝明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初为人父的他喜悦之余是满满的幸福感,借此机会好好休两天假,陪陪家人。然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毅然放弃了陪产假期,告别了刚出生的儿子和躺在床上需要照顾的爱人,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疫情当前勇“逆行”
担任石嘴山火车站临时党支部书记的赵向党,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高速路上设卡检查、指挥,社区卡点劝导、管控,处处都有他的身影。“特殊时期,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克服一切困难,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一定要守护好群众的生命健康”,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的他,带领全所人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越是困难越向前的精神,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这个时候 我得在第一线
银川交警分局兴庆区二大队副大队长,憨憨的外表,率性的笑容,大家都亲切地称他“雍大”。每天到辖区疫情检查站安排卡点的设置,给检查站一线民警、辅警协调防护服、口罩。连续多天工作,让他突然耳鸣,失听,同事劝他去医院看看,可是他放不下工作,依然带病坚守。家人通过微信叮嘱让他注意休息,他说:“我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警察,现在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刻,身体都是小事,防控疫情是大事,这个时候,我得在第一线”。

君子且老 不辱使命
52岁的教导员马新平,在隆湖派出所工作已6年有余,因风湿病长年腿疼,值班出警、卡点执勤、协助医务人员做好辖区群众的体温检测、筛查登记等工作,都一丝不苟、尽职尽责。由于多日的奔波,他脚上那双不给力的皮鞋,走路时,总是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当大家问及“教导、您的鞋子怎么了?”,他总是嘿嘿一笑说:“最近工作比较繁忙,走的路太多了,鞋跟磨掉了一块,还没时间回家换”。

绝不漏掉一辆车
固原交警三大队路面管控民警,也是一名21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从入军到转警27年以来,年年值班,今年本打算带着老婆孩子回山东老家和亲人团聚,但疫情就是命令,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始终坚守一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兄弟们,这阵是车流高峰,大家要提高警惕,认真做好车辆检查,决不能漏掉一辆车,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这是他给战友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作为老同志,我得做好表率作用
社区民警,52岁,2012年因公受伤,左腿伤残。大年初二,正和一年只见了一次面的儿子在家(银川)团圆之时,接到全警取消休假,共抗疫情的命令后,他与儿子简短的告别,立马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中。疫情防控工作中,得了感冒的他,为了不影响社区排查工作,每天利用吃饭的时间到就近的卫生所输液。同事们都调侃道:“老张同志,感冒了,就回家隔离吧”,他当即严肃的说:“作为老同志,我得做好表率作用,轻伤不下火线,坚守好疫情防控第一线”。

欠下的蜜月以后再补给你
疫情发生后,正在甘肃老家休婚假的银川交警分局绕城快速路交警大队民警杨尚斌坐不住了,他主动打电话向大队领导请愿,取消婚假,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临走前,他对妻子说:“这种关键时刻,单位缺人手,欠下的蜜月等以后补给你”。他驱车近七百公里赶回单位,义无反顾的踏上征程,赶赴防控疫情第一线。

我要守好“东大门”
面对疫情,固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科技大队民警马喜平坚守在固原市原州区东大门——寨科乡墩墩梁,一处海拔1848米的山区,地处原州区与甘肃省环县交界地。卡点道路积雪结冰,山大沟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面对恶劣环境,他抗“疫”的心是热的。饿了烤个饼子,就着矿泉水,充充饥;困了睡在帐篷或卷缩在车上,这一坚守就是十余天,他始终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日夜奋战在防控工作一线,彰显了一名党员和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践行了初心和使命。

我们是一起在战斗
银川交警分局兴庆区一大队辅警,他的妻子马玉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一名护士,也参与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发生后,马志龙一直坚守在兵沟检查站,与同事们吃在一线、住在一线。两人十几天没见面,因为工作原因,两个人不能随时接打电话,他们约定每天在固定时间微信联系,也就那么简单的几句安全防护提醒,就匆匆挂了电话,回到各自岗位。

我是党员 不能搞特殊
董旭峰是月牙湖派出所的教导员,47岁的他常年患有高血压,每天需要服药,但是疫情当前,他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而退缩,反而一直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端。由于工作忙碌,吃药对他来说就是有一顿没一顿,更别说吃饭了,大半个月下来董旭峰已经瘦了20多斤。“我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回过家了,我是党员,我还是所领导,我不能搞特殊,我必须要坚守岗位。”董旭峰坚定的说到。

监制:小苏打
原标题:《群英谱| 普通人的战“疫”②》
了解更多请登陆 成套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diyapeidianxiang/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