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获悉,由该所石正丽研究员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成功分离到一株与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样冠状病毒。通过遗传信息分析和对病毒进行功能测试,进一步证实了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于10月31日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SARS冠状病毒导致了2002年至2003年全球范围内SARS重大疫情的爆发,已有的流行病学证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野生市场上的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传播的直接来源。在世界多个地区的蝙蝠体内,均发现了与SARS病毒相似的SARS样冠状病毒,但这些病毒均不能人和果子狸的人SARS病毒受体作为受体,不是SARS病毒的近亲。
中华菊头蝠是一种常见的中型菊头蝠,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等地。石正丽介绍,通过细胞感染实验发现,本次分离的SARS样冠状病毒可以利用人、果子狸和中华菊头蝠的人SARS病毒受体作为其功能受体,并且能感染人、猪、猴及蝙蝠的多种细胞,这为中华菊头蝠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同时也为其他病毒的防治研究提供了思路。此项研究成果,也是石正丽团队继2005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蝙蝠是SARS样冠状病毒自然宿主”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石正丽表示,蝙蝠、老鼠等动物本身携带有大量的病毒,但是这些病毒进行跨种传播的概率极小,公众不必过分恐慌。她建议,人们应尽量避免与此类野生动物接触,矿工等特殊职业人群应在作业过程中做好防护工作。
(原载于《湖北日报》 2013-11-02 第3版)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peidianxiang/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