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就在刚刚,非洲再爆不明疾病!美国流感施虐、巴西惊现远古病毒…※︻

2020-02-19 22:03:51浏览:1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非常想念天天娱乐热搜的 “平淡日子”了... ▼就在我们在努力抗击新冠肺炎的时候,非洲大陆传来了噩耗:尼日利亚近日发现一种神
                                

非常想念天天娱乐热搜的

“平淡日子”了...

就在我们在努力抗击新冠肺炎的时候,

非洲大陆传来了噩耗:

尼日利亚近日发现一种神秘疾病,

且此病毒来势凶猛

1

尼日利亚爆发不明疾病!

48小时暴病身亡!

尼日利亚贝努埃州近日爆发了一种不明疾病,它 发病快,传染性强,原因不明,已造成上百人感染!

首例最早出现在上月月底,不到一周的时间,感染人数已经达到 104人,此外已经有 15人因此病毒死亡

截至2月9日,已至少造成 47人死亡365人感染

尼日利亚卫生部长奥萨吉 · 埃哈尼尔(Osagie Ehanire)表示, 该疾病并非埃博拉、拉沙热这两种非洲常见的高致命性疾病,也并非新型冠状病毒。

而是西非曾经爆发过的两种可能致命的病毒。

染病患者会出现 呕吐浮肿腹泻等征状, 部分患者在感染的48小时内死亡,根本没有留下多少时间个医护人员抢救病人...

要知道,尼日利亚人口超过2亿,世界排名第七。 一旦爆发“疫情”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尼日利亚国家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经 在受疾病影响地区启动了紧急响应行动

令人感到害怕的

不仅仅是至今无法查明病因的神秘疾病,

还有尼日利亚爆发新一轮的拉沙热疫情!

2

尼日利亚暴发新一轮拉沙热疫情,

病死率升至14.8%!

尼日利亚国家疾病控制中心(NCDC)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2月9日, 尼日利亚26个州的92个地方政府共发现了1708例拉沙热(Lassa fever)疑似病例...

其中472例已确诊,其中 70人死亡, 病死率为14.8%

拉沙热是一种发生在西非的急性病毒出血热疾病。

拉沙热病毒 传染性极强,与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等因治疗难度和传染性被列为 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 Level 4)病毒

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亦在官网上发布警告, 提醒在尼日利亚的中国公民注意防范疫情

图片来源: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官网

3

美国流感施虐

2200万人感人,超万人死亡

美国疾控中心估计,自2019年9月流感季开始至今, 美国至少有2200万人感染,1.2万人死亡,而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升。

4

目前全球多地发现全新的远古病毒

● 巴西人工湖现超人类认知的未知病毒,

90%的遗传物质无法解读

巴西东南部大城市贝洛奥里藏特(Belo Horizonte)有一个名叫Pampulha的人工湖,科学家从中意外捕获一种变形虫。

该病毒被命名为 Yaravirus brasiliensis雅拉病毒。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雅拉病毒属于首次发现的 " 阿米巴病毒的新谱系 ",是一种具有 " 令人困惑的起源和系统发育的新阿米巴病毒 "。

这种神秘的阿米巴病毒拥有近乎完整的孤儿基因组—— 在人类世界既没有源头,又没有参考,无疑挑战了 DNA 病毒的分类。

科学家发出警告:“ 它的起源成谜,已经超出了人类对物种进化的认识!这代表着病毒进化这个机制已经有了完全全新的系统!

它们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的陌生,如果它们下定决心要“作祟”荼毒人类,“无知”的我们将束手无策,根本没有抗衡能力和手段……

● 西伯利亚地区冻土层,

发现世界上第三种超大型病毒

前段时间,英国BBC发布了一项研究报道:

法国的一支病毒科研团队,在检测了 西伯利亚地区融化的冻土层之后,发现了世界上第三种超大型病毒

这种病毒已经被冰封在冻土层中长达 3万多年的时间了。

可是近年来伴随着 全球变暖的趋势,大量的冻土层融化,让远古病毒再一次“起死回生”

大约3万年之前,尼安德特人突然从地球上灭绝,一直到今天,这对于考古学界来说,仍然是一起未解的迷案。

不过,这次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检测到的远古病毒,或许可以揭开尼安德特人的灭绝之谜。

科学家将它称为“ 西伯利亚阔口罐病毒”, 深埋3万年仍然保持着良好的活性,这让很多科学家都感到害怕。

●青藏高原冰川发现28种远古病毒

至少已经存在15000年

俄亥俄州立大学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冰核样本中发现 古老病毒存在证据其中28种是新病毒

可怕的是, 全球变暖正在导致世界各地的冰川缩小,并可能释放出被冰封了数万乃至数十万年的微生物和病毒

因此,尽可能多的了解这些病毒是未雨绸缪的举措。

● 极地动物感染致命病毒

与人类麻疹同属呼吸道疾病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融化的北极海冰跨大洋的接触,为北太平洋的哺乳动物带来了潜在的致命病毒——Phocine Distemper病毒。

该病毒又称PDV,1988年和2002年两次共造成数千海豹的死亡。当这种病毒2004年再次流行时,遭殃的是生活在阿拉斯加的北方海獭。

科学家将PDV与人类的麻疹进行了比较,两者都是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都可以通过接触轻易传播

由于北极偏远,科学家们也很难确定有多少物种死于PDV病毒。

参与研究的一位美国科学家对CNN说:“动物健康、人类健康和环境健康之间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如果其中一个恶化,那么其余的情况也会恶化。”

要说的是,对于病毒寄生的宿主来说,根本不存在“新”和“神秘”一说——

多位“宿主”换过了,多年都相安无事,只有人类才觉得它们“新”而已。

5

18.4°,南极创高温记录

过去5年,1.5万亿吨冰融化!

2020一开年,南极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最高温,18.4度!

而过去5年,南极1.5万亿吨冰融化!有些地方已经长满了苔藓,看起来像绿洲一般...

这个极度寒冷的地区出现的“绿意盎然”,正在向人类发出灾难的预警!

6

澳洲山火终于可控

但再添洪涝

澳洲从去年9月一直烧到现在,终于迎来了好消息,澳洲山火已基本可控!

但也再次迎来沉重打击:山洪暴发,饮用水变黄,鱼群死亡。

高速被洪水淹没, 开车简直就像在开船

还有的路被淹的彻底,车连开都开不过去,停在家门前的车,也没能躲过一劫。

据报道一夜之间这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已经酿出了52次交通事故!

就连最著名的景点华纳电影世界,也被洪水淹了个透。

新州的一些地方居民发现 自来水已经变成了淡黄色,喝起来还有一股泥土味!

雨水将大火的灰烬冲刷至河流之中,另一个结果就是大规模的鱼类死亡!

可怜的 小考拉刚从山火中幸存下来,转眼又遇到山洪。到处都是水,实在无处下脚...

还有动物园被淹, 鳄鱼跃跃欲试想逃狱...

悉尼则遭遇了22年最严重暴雨。

2个月的雨都似乎要在这2天一盆子倒完,围着悉尼供水水库的大坝一夜之间涨水62%,达到多年来的最高水位。

通勤者大量滞留。

一位13岁的男孩像往常一样过马路,却被激流冲进了下水道……

整个城市基本陷入瘫痪!

7

英格兰超强台风创世纪之最

多地洪水,暴风雪

这两天还有英格兰超强台风创世纪之最 !

“一个世纪才见一次”的狂风暴雨侵袭了这个岛屿,引起多地洪水,暴风雪,积雪深至20公分

一万多户人家没电,数千名当地群众被组织紧急疏散。

狂风大到了什么程度呢?

英国航空一架纽约飞伦敦的班机在路上刚好途中遇到这个名叫Ciara的风暴喷射出的气流,于是飞机开始“ 乘风飞翔”,结果速度一举达到1327公里/时。

最后仅仅花费了4小时56分钟就完成了整个飞行任务, 比平常节省了80分钟

创下了亚音速飞机的最快飞行记录,比此前人类“费劲心机”创造的纪录快了17分钟! 一切都只因为它蹭到了Ciara的气流而已……

Ciara来势之猛令人害怕,无论是建筑工地上的吊车,还是在山坡上风力发电的风车, 都像是玩具一样被暴风刮倒,生生在地面吹出一个洞来……

就连房屋这种扎根于地下的钢筋水泥

都只能在暴风下被吹得“毁容”

汽车冒险前进

大树压扁车辆

铁路也被迫中断

在海边,巨大的风浪高至数米

一艘小小的救生船,

在大海的“摇篮”里无助地飘摇,

几乎倾覆...

人类在天灾面前,不堪一击...

还有非洲蝗灾;德国禽流感;西班牙大暴雪;土耳其、古巴等接二连三发生的地震...

有人说2020过去了两个半月了,可是我感觉有一个季度那么长。

2020年地球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 等着人类重新再次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病毒的关系甚至人与人的关系

没错,我们终有一天会战胜疫情,

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

可是,下一次呢?下下次呢?

人类确实该长大了,

要学会敬畏自然,学会尊重生命了。

不要像电影一样等真正的末日来临之后,

我们才意识到,

曾经我们明明有机会拯救自己。

共同努力,

打赢防疫阻击战!

         
                    
                             
    
    
    
                            

了解更多请登陆 户外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peidianxiang/156.html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一个月感染13万人,流感爆发期,如何避免中招?▃①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