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宁波华天小学王老师的微博
@我们1班王悦微
成了网络热点
她晒出的一篇学生作文中
有一段关于时间的思考
这段话收获10万点赞
并被许多微博大V争相转发——
“但对人而言,沙粒不断坠落的过程就象征着光阴的流逝,但也不能单单认为这是自己的失去。如果将我出生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的话,时光确实从我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将我死去的那一刻定义为我拥有了自己全部时间的话,那么,我一直都未曾失去过时间,而是一直在获取时间。”
看完这篇作文
批改中的王老师陷入了思考
深感孩子角度别致的她
也将这段文字晒在了微博上
连韩寒的亭林镇工作室也来打call: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联系上王老师,找到了这段文字的原作者:宁波华天小学602班学生邵梓淇。
这篇文章是王老师布置的周记,主题自定,小邵起的题目是《沙漏》。文章主要是讲,他在观察沙漏流逝的过程中,思考时间的意义。
小邵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并非意外。王老师在微博上透露,这位小朋友是《三体》的忠实粉丝。

因为喜欢科幻,他给偶像刘慈欣写过一封信:
“他是个特立独行的男孩,热爱阅读和写作,尤其喜欢看历史和科幻。他以前还写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点评过《万历十五年》。”王老师说。
小邵对任何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都愿意花大把时间阅读和学习。从一年级起,他就在父亲的引领下读《道德经》,算是启蒙学习,由父亲给他讲解。四年级时,他就能把《道德经》全部背出来了。最近,小邵在看的书是王小波文集,以及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作品。
五年级下半学期开始,他每天中午都会有一定的冥想时间,用来反思自己、思考未来的方向,以及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因为我希望未来的自己更优秀,对这个国家和社会都有价值。”小邵说。
写《沙漏》,其实是他日常冥想中的一个主题,因为最近在听老鹰乐队的《亡命之徒》,受这首歌的歌词启发。
作为他的语文老师,王老师对这段文字的评价是——
帕斯卡说:“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能思考。”我很高兴,看到了一根苇草在我们班茁壮成长。很荣幸能成为你的老师,能得以分享你这些认真而精彩的思考。浸润于书中的人生必然会拥有一份与众不同的丰厚和深刻。祝你从中得到快乐,也期待你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这已经不是小邵第一次思考时间的意义,之前他还写过一篇周记《用心听见时间》:
在同学眼中,小邵聪明睿智(哈哈哈这位同学自己的搭讪方式也是很厉害了):

此次《沙漏》成为网红文
是因为网友们认为
小邵文字里展现出来的逻辑感太牛了:
@海尔兄弟:
现在的小朋友逻辑感都这么强的吗?
不禁拷问自己六年级时在做什么……
@兔那:
我小学只会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用设计打败时间:
看完这个六年级孩子的作文,
我觉得可以收拾收拾去获取全部的时间了。
除了感慨,还有许多网友提醒王老师
小邵作文里已经有了唯物辩证主义思维
一定要好好培养啊,不要浪费他的天赋~

除了点赞党,还有不少吃瓜老师
也忍不住晒出了自家孩子的作文:
为了赶作业
你对自己也挺狠的
▼
@WinallChan
梦想是当条咸鱼,等待翻身
老师:你清醒一点!
▼
不是条咸鱼
我就是只居
▼
@这位同学不好相处
寒假里的我
长胖长胖长胖长胖……
(省略800字)
▼
@RaspberryJAM
我喜欢的英雄很多
比如鲁班七号,苏烈……
嗯,小朋友你挺有自知之明
▼
@西原Lee
老师布置的题目明明是《寒假趣事》
写成《过年去世》
难怪被打红问号了
▼
@一杯yogurt谢谢
最后,终于来个正经晒娃作文的
这段文字,也是出自一名六年级小朋友之手:
“我认为泥塑也和生活一样,太用力太执着生活反而会布满裂痕。要适当的放松,不去强求,反而有更好的结果。”
为这些乐于思考的00后打call~
来源:钱江晚报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杨希林 综合 新浪微博
已获授权转载 转载请联络升学宝(shengxuebao001)
编辑:丛林
你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在做啥?
了解更多请登陆 威图柜 http://3683.bidadk.com/weitugui/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