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日焰火》获金熊奖、廖凡获最佳男主角
电影网专稿 为期11天的柏林电影节终于落下帷幕,《白日焰火》和《推拿》两部华语影片在本届电影节上的不俗表现,让今年的柏林电影节受到了中国影迷和媒体不同以往的热情关注,也再次引起了中国电影产业人对独立电影的重视。
柏林在变,虽然艺术水准仍然是其考察某部影片是否获奖的重要标准,但这个电影节的选片口味正在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在今年主竞赛单元,直接与政治、战争相关的影片仅有4部,更多的是那些以平凡人为主角的作品,涉及到家庭、成长、同性恋等不同题材。而最终拿到金熊奖的《白日焰火》,则有着十分明显的商业气质。
当然,柏林的意义不止在竞赛单元。放映方面,今年柏林一共售出了33万张电影票,创下了国际电影节的票房纪录。而在欧洲电影市场上,《模仿游戏》以700万美元卖出了其美国版权,成为有史以来美国版权卖价最高的一部欧洲电影。张艺谋的《归来》则成功卖出了它的北美和国际发行权。

《白日焰火》剧照
关键词1:奖项
中国独立电影被再次发现
《白日焰火》斩获金熊和影帝两项大奖,几乎可以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组委会安排的发布会上,国外媒体并未对这部中国影片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反而当面为场刊评分最高的《少年时代》抱打不平。不过怎么说呢,这奖也不能再评一遍不是?
为《白日焰火》高兴之余,有必要反思一下,倘若没有获奖,它的结果又是什么样的呢?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得到国内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也不会比《推拿》得到更多的关注。后者导演娄烨多年来已经培养出一批忠实的粉丝,而未获奖的刁亦男很有可能会继续默默无闻着。
媒体和观众的见风使舵背后,是中国独立电影一直以来的生存困境。很难断言,当下的独立电影人所遭遇的困难和阻力,是否比上世纪90年代那些披荆斩棘的电影人要小。而最懂得善待这些电影人的,似乎仍然是像柏林这样的国际电影节。这次契机让中国电影产业的参与者们得以重新发现独立电影,而后者无疑将成为未来电影市场继续扩张的一项重要产能。
值得一提的是,《白日焰火》的幕后金主并非单纯的中国公司,除了江苏广电的幸福蓝海之外,美国博雅德娱乐公司也是该影片的投资者,该公司为《白日焰火》带来了NBA球星卡梅罗·安东尼、嘻哈歌手埃米纳姆、50分等令人意想不到的明星投资人。
我们也不应该忘了入围柏林各个单元的其它华语影片。今年来柏林参赛或参展的一共有13部华语影片,除了主竞赛单元的3部外,还有入选了全景单元的《魔警》、《西游》等6部影片、青年论坛单元的《鬼日子》、新生代单元的《狗十三》、美食单元的《总铺师》以及跨国制片市场展的《新郎新郎》。其中,曹保平执导的《狗十三》在新生代单元拿下了国际评委会特别奖。
下一页 关键词2:生意
下一页 关键词2:生意
策划/砂糖白 文/小甜甜
>>查看全文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1905电影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标签:
白日焰火推拿
白日焰火推拿
了解更多请登陆 不锈钢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peidianxiang/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