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新科学研究发现:穿山甲是新冠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有新证据 | 北晚新视觉⌒▃

2020-02-22 04:11:28浏览:1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穿山甲是新冠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又添新证据。2月18日,香港大学管轶教授课题组与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课题组合作的工作在论文预印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又添新证据。2月18日,香港大学管轶教授课题组与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课题组合作的工作在论文预印网站bioRxiv上发布,该研究表明穿山甲很可能是新冠病毒从蝙蝠到人类的中间宿主。

研究论文截图

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发布消息称,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教授沈永义、肖立华等科研人员,通过联合攻关,在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的溯源上取得突破。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此次管轶课题组在新发表的论文中又佐证了这一信息,在科研团队发表的这篇《中国南部马来半岛穿山甲中2019-nCoV相关冠状病毒的鉴定》的论文中提出,在尽管蝙蝠可能是2019-nCoV的宿主,但任何促进向人类转移的中间宿主的身份都是未知的。

此次研究科研团队从中国南部缉私行动中缴获的穿山甲中分离出了新冠病毒。鉴定结果表明,元基因组测序鉴定出穿山甲相关冠状病毒,属于2019-nCoV相关冠状病毒的两个亚系,其中一个在受体结合区与2019-nCoV高度相似。

该研究表明,通过分析穿山甲冠状病毒多个谱系的发现及其与2019-nCoV的相似性,所以应将穿山甲视为这种新型人类病毒的可能中间宿主,并建议应将穿山甲从潮湿的市场上移除,以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播。

2月15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在回答澎湃新闻提问时表示,华南农业大学团队的研究,提出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对此,科技部正组织有关科研团队进行论证,对新冠病毒从穿山甲到人的传播方面也在进一步加紧研究。

 

延伸阅读:

毒株相似度达99%!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

2月7日上午11时,华南农业大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研究攻关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教授沈永义、肖立华等科研人员,通过联合攻关,在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的溯源上取得突破。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据了解,攻关团队通过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组样品,锁定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继而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揭示穿山甲中β冠状病毒的阳性率为70%;进一步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颗粒结构;最后通过对病毒的基因组分析,发现分离的病毒株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

以上结果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研究结果对本次疫情的源头防控具有重大意义,为野生动物管控的相关政策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鉴于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性,我们选择将研究结果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希望有助于疫情的科学防控,并为更多科学家开展进一步工作提供借鉴。”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刘雅红教授介绍,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之初,为有效应对疫情,增强疫情科技防控能力,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和华南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在广东省各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应急专项的支持下,整合学校优势学科平台,组织学校优势科研力量展开疫情防控联合攻关,并迅速取得重大突破。

刘雅红表示,华南农业大学长期以来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坚持科研顶天立地,号召学校广大科研人员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疫情当前,学校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体现责任和担当,将论文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学校将举全校之力,充分发挥岭南现代农业广东省实验室等平台优势,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密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对我国畜禽业及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加强动物重大疫病及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的监测及研究工作,为疫情防控及我国畜禽业的稳步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科技力量。

野味真的那么好吃?面子消费,不能再用生命为食客的愚昧埋单!

新型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着实让人揪心。尽管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我们还有许多未知,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其发源地是武汉的一处所谓海鲜市场。

钟南山院士在采访中谈到,该市场中不乏野味。从各方面的流行病学的调查看,病源锁定为野生动物,比如说竹鼠、獾等。

听罢这一初步结论,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人就管不住自己那张嘴?

盘点一下即可发现,鼠疫、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等致命疫情都发源于野生动物。而人类之所以中招,一大原因就是吃食所谓的野味。

就拿我们国家来说,远有2003年的SARS冠状病毒,近有2019年的肺鼠疫。前者被最终证明来自中华菊头蝠。果子狸与之接触后被感染,那些野味食客在吃果子狸的同时也接盘了致命病毒。后者则源于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当时内蒙古一位患者,就曾吃过在野外发现的野兔。

一些人动动筷子,却闯下了一场场大祸,最终让那么多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教训不可谓不惨痛,但为何有人如此钟情于野味呢?

野味真的那么好吃?笔者没吃过,但我们相信,从古至今筛选下来,得以大规模驯化养殖的猪、牛、羊等动物才是最适宜人类食用的。那些珍禽异兽之所以没有入选国人的主流食谱,一定有其原因。

这个意义上,与其说食客们吃野味是为了果腹,不如说他们追求的是所谓感觉,比如猎奇的刺激,比如“大补”的幻想,还有凌驾于规则之上的“特权”的范儿。然而,相关科普早已证明,许多所谓的“大补”食物都是噱头,收缴着无知者的“智商税”。至于那些面子消费,其实散发着腐朽的味道,背后的思维早该被扔进垃圾堆。

我们大声疾呼,一定要禁绝野味市场!用多数人的生命为少数人的无知埋单,这个代价太过高昂。我们国家不是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为什么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屡禁不止?

曾有媒体暗访过武汉这家海鲜市场,随机找了几位摊主询问,对方都毫无防备地为记者指了野味店的方向。可见,这桩买卖在他们看来有多么稀松平常。从另一方面想,这是否也反映出相关监管部门的失职?这次出事的是武汉,可放眼全国,难道别的省市就一定没有售卖野味的地下市场?

疫情凶猛,希望也能成为一堂社会安全公开课,让公众明确认知到野味的危险。这一过程中,需要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也需要大众媒体的鼓与呼,将一些人从愚昧中叫醒,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遵规守法,管住嘴巴,就从这个春节开始!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澎湃新闻?光明网?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1


了解更多请登陆 电控箱 http://3683.bidadk.com/peidianxiang/212.html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点赞!雅安市部分景区将在恢复运营之后向医护工作者免费开放◣↑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