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四川藏区从传统文化中发掘脱贫新动力∑◆

2020-02-22 06:54:35浏览:1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图集  新华社成都9月14日电 题:四川藏区从传统文化中发掘脱贫新动力  新华社记者张海磊  画室的一侧,画板依次倚墙排开,

rame src="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9/14/ " class="video-frame">rame>


图集













  新华社成都9月14日电 题:四川藏区从传统文化中发掘脱贫新动力


  新华社记者张海磊


  画室的一侧,画板依次倚墙排开,十几个学生正在练习勾勒、上色。角落处,一个年轻小伙子身穿棕色藏族服饰,正拿着细笔一遍遍给已画好的佛像上色。小伙子叫白玛,今年24岁,说起话来有些腼腆,“我想成为唐卡文化公司的画师,有了工资就能帮阿妈一起维持整个家。”


  白玛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雅德乡降达村的一个贫困家庭。在他7岁时,父亲上山伐木意外去世。现在,家里全靠母亲做农活的收入维持。白玛在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基地已经学了两年的唐卡,这两年里没有花一分钱,学成之后就可以靠自己的手艺赚钱养家。


  白玛所在的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基地是炉霍县挖掘本地特色,用传统民族手工艺带动精准脱贫的举措。


  炉霍县地处甘孜中北部,民族文化浓郁厚重,是一代唐卡画宗师郎卡杰的故乡。2008年,文化部授予炉霍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唐卡之乡”美誉。同时,炉霍也是一个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记者从炉霍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得到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全县贫困人口为2392户,9775人。


  据记者了解,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基地成立于2012年,是炉霍县唯一的非营利培训机构,唐卡专业学期六年,以主修郎卡杰画派唐卡艺术为主,教师均由藏区颇具艺术造诣的唐卡画师担任。


  “学员在培训基地的学费、书籍费、住宿费等全免。学成后可选择在郎卡杰唐卡文化有限公司从事唐卡绘画工作,公司按照学生手艺的等级来发工资。”炉霍县唐卡协会会长雍珠洛吾介绍。


  来自炉霍县侏倭乡颠古村的巴登巴扎已经结束了免费学习的阶段,现在签约唐卡文化公司专职绘画,根据作品完成情况,每个月能有3000到4000元的收入。


  雍珠洛吾说:“到目前为止,培训基地招收了5位残疾学生,他们可能在其他工作岗位上不合适,但在这他们只需要把心静下来,学习绘画,就能很好地养活自己。”


  记者了解到,近日培训基地又开设了炉霍首届唐卡艺术班。“此次唐卡艺术班所招录的学员将按照国家中等职业学校的有关规定,纳入四川省藏文学校在校生学籍管理系统,将给符合毕业条件的实训学员颁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四川省藏文学校副校长高志安介绍。


  到目前为止,艺术班已经招收了50余名学生,并且85%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


  “我们希望将传统技艺与脱贫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学会一技、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炉霍县常务副县长向巴启绕说。


  记者了解到,不仅在炉霍,很多四川藏区立足本地传统文化特色,深挖脱贫机会。有的地方依靠独特藏区文化发展文化风情体验区,有的地方打造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节,不少项目已经成为藏区农牧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了解更多请登陆 水泵控制箱 http://3683.bidadk.com/shuibengkongzhixiang/202.html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九寨沟部分景观恢复开放 提醒:暂时不接待散客 | 北晚新视觉№〖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