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8月18日电(李平 王洪江)昨日,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就震后九寨沟地下水循环系统情况召开专题会议。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地震后九寨沟景区地下水循环稳定,受损景点可以恢复。
在这次地震中,九寨沟景区的旅游通道因高位崩塌、滑坡等损毁严重,景点火花海、诺日朗瀑布严重受损。九寨沟景区能否恢复原貌?恢复的难度有多大?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四川省的地质专家经赴现场应急调查和勘测,从专业角度有了初步解读。
“水是九寨沟景区的灵魂,而九寨沟各个海子、瀑布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地下水循环系统。”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李树向在会上表示,到目前为止,经过宏观观测以及和往年同时期水位数据的对比,得出结论九寨沟地下水循环系统总体情况稳定。
据悉,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矿局组织了9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携无人机、激光测量仪等专业设备,对震区进行了第一阶段全面地灾排查工作,在九寨沟县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557处(其中新增的有72处)。同时,经勘查、分析,发现此次地震对九寨沟景区造成的破坏并不具备毁灭性,绝大部分海子完好无损。
会上,专家就本次严重受损的景点诺日朗瀑布和火花海作了专门介绍。专家认为,诺日朗瀑布在地震的影响下,瀑布岩层出现了局部崩塌,景区管理部门在专家的指导下,已经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目前裂缝比较稳定,没有变大的趋势。
为此,总工程师李树说:“我认为堤坝的恢复工作不是很难的事情,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结合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景区的长远发展,我们是有能力将其恢复的。”
“比如像诺日朗瀑布,地震时出现了裂缝,水从裂缝中流走了,瀑布消失了,这就必须要修复,如果不修复,还会出现次生灾害。”四川省地矿局地矿处处长李廷强在会上说,另外一个景点火花海是海子,堤坝垮了,水流走了,出现干涸正常,通过修复,再经过短时间的沉淀,水也可以恢复如初。
专家们普遍认为,九寨沟水体的自净能力很强,降水充沛,适宜植被生长,生态环境恢复快,水体浑浊也只是暂时性的,很快就能恢复原来湛蓝、清澈的状态。
了解更多请登陆 风机控制箱 http://3683.bidadk.com/fengjikongzhixiang/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