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LF与LPR挂钩情形下,MLF未动LPR只能小幅降息
8月20日按照新报价机制的LPR首次报价1年期4.25%,5年期4.85%,1年期LPR相比此前4.31%小幅下降6BP。新的LPR形成机制与MLF利率挂钩,1年期LPR在1年期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20日报价加点95BP,我们认为在MLF利率未动时,LPR只能小幅降息。
关注24日MLF利率是否做出下调,9月20日才有可能LPR较大幅度下调
8月24日有1490亿1年期MLF到期,我们认为需关注24日当日央行是否如期续作到期量,以及是否降息,我们预计如有降息操作,有15BP降息空间,本次降息后的MLF利率将作为下个月20日LPR报价参考,那么意味着9月20日LPR报价才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调,落实利率市场化降息,通过降低政策利率引导LPR下行,进而更大幅度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
关注通胀和中小银行风险仍然掣肘央行降息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持续关注通胀不确定性及中小银行风险,央行提出近期猪肉、鲜菜、水果等食品价格受非洲猪瘟、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上涨较快,拉动CPI涨幅有所扩大,物价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对于后续中小银行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央行强调稳妥化解中小银行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研究完善中小银行制度性支持。我们认为央行关注通胀和中小银行风险仍然掣肘央行降息,即很难有较大的政策放松,央行仍侧重从降成本角度进行利率市场化降息,此时我们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空间可能到2.8%。
渐进式改革是利率市场化过去的坚持也是未来的方向
我国利率市场化推进至今,始终延续渐进式改革,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利率市场化正式启动;1997、1998年分别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贴现与转贴现利率;2004年完全放开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2013年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2015年10月取消存款利率上限。8月17月央行LPR机制改革开启了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公里,我们认为渐进式改革是利率市场化过去的坚持也是未来的方向,本次LPR机制改革目前仅对增量贷款实施,存量将在后续进行逐渐替代,我们认为这体现的是央行对银行的呵护,缓释改革对银行的负面影响。后续渐进式改革仍将坚定推进。
了解更多请登陆 控制箱 http://3683.bidadk.com/kongzhixiang/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