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紧锣密鼓,相关上市公司一览¤▂

2020-02-22 17:00:57浏览:2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2020.02.12 20:41:32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来源:全球财说作者:丁一出品:全球财说2月11日,世卫组织WHO最新消息称,新冠肺炎正式
                                                                                                                           

来源:全球财说

作者:丁一

出品:全球财说

2月11日,世卫组织WHO最新消息称,新冠肺炎正式命名为“COVID-19”,避免与地域、动物或个人有所关联,旨在消除歧视,其中“Co”代表“冠状病毒”,“Vi”为“病毒”,“D”为“疾病”。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表示,2019年冠状病毒病(中文名)是全世界的头号公敌,如果不承认这一点,人们是不会吸取教训的。

此外,谭德赛还表示目前还没有用于治疗2019年冠状病毒病的有效诊疗方法和药物,人们对这种新病毒的传染速度、检测方式、病症管理等问题还在研究中。

疫苗会是预防病毒爆发的重要武器,不过现在还没有疫苗研发出来,谭德赛表示首批2019年冠状病毒病疫苗可能会在18个月内问世。

继上周五(2月7日)之后,A股开市后强劲跑赢大盘领涨两市的医药板块于2月10日、11日再度连续两日回调。

2月11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跌幅1.28%,领跌沪深两市,鲁抗医药、四环生物、海王生物、哈药股份等多家封死跌停。

2月12日,医药板块继续震荡调整,先抑后扬。截至收盘,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涨幅为1.01%。

与此同时,上周同样火热的口罩消毒液概念、超级细菌概念、远程办公概念、医废处理概念在前一日大跌后,均出现调整迹象,概念炒作逐步趋于理性。

在新冠治疗新药方面,瑞德西韦、利托那韦、阿比朵尔、达芦那韦等在疫情概念中被轮番热捧。虽然吉利德的瑞德西韦双盲测试结果尚未公布,却依旧热度不减。

2月11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公司博瑞医药(688166)发布公告称已成功仿制开发瑞德西韦原料药合成工艺和制剂技术,但需经过获得专利权人吉利德授权、药物临床、药品审批等多个环节,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不出所料,2月12日,博瑞医药开盘直接一字涨停封死。

《全球财说》收集各券商反馈发现,生物医药板块短期虽然经历回调,但券商机构仍长期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据《第一财经》报道称,由中国疾控中心、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和上海生物技术公司斯微生物共同设计开发的疫苗样本已开始动物试验,最快4月进入临床。


                                    
                                

资料显示,斯微生物是一家创新mRNA药物研发商,于2019年7月完成了近亿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张江火炬创投等。企查查信息显示,创始人李航文为实控人,上海浦东新区国资委持股7.41%。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君实生物宣布出资1000万元,参与mRNA药物平台“斯微生物”的A+轮融资,并获得其2.86%的股权。

根据中国疫苗行业协会发布的消息显示,目前共有18家会员单位正在开展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工作。分别采用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不同技术路径,加班加点进行攻关。

在这18家企业中包括华兰生物、智飞生物、辽宁成大、康泰生物、未名医药、沃森生物、博雅生物等7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康希诺生物1家港股上市公司、科兴生物1家美股上市公司。

多位研究学者们表示,新冠疫苗需要跟时间赛跑。但是,即便追不上病毒的速度,疫苗的研发也永远有必要,至少可以为下一次的可能疫情做好准备。

“人类不能总是被突发传染病追着打”,SARS疫苗的半途搁置就是先例。SARS期间有十余家企业及机构开展疫苗研发,科兴控股就曾是SARS疫苗研发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在经历了8个月的攻关,并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但随着疫情的消失,临床推进困难、后续资金不足,也只能搁置。

疫苗,不仅是中国需面对的问题,也是世界性问题。2014年西非地区大规模爆发、2018年席卷刚果东部地区的埃博拉病毒,默沙东研发的埃博拉疫苗Ervebo曾通过“同情使用”协议在刚果为超26万人接种。2019年12月21日,FDA已在美国批准了该疫苗,即将上市。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美国和英国均有机构宣布,双方各有一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进展顺利,不久有望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疫情及北美流感的爆发,一定程度上将会提升公众预防意识,对于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相关品种的重视程度将加强。

《全球财说》梳理相关疫苗概念股,供大家参考。


                                    
                                

后附各大券商对于后市的观点看法:

中信证券

A股将进入1-2周重要观察期,2月的“黄金坑”就是2020年的市场底部。

首先,疫情对市场和基本面的一次性脉冲影响逐步成为共识;其次,短期波动的背后是政策及时而全面的预期管理;再次,偏松的宏观流动性支撑估值,短期难有反复;最后,“两融”和股权质押风险可控,受迫性卖出风险低。

建议继续把握疫情带来的交易型机会的同时,也可以关注复工进度较快的子行业。

海通证券

牛市格局未变节奏变急跌后市场要盘整消化。

该团队表示,战术上,阶段性市场面临反复盘整,可以适当做些应对调整,组合结构的优化更重要。其指出,要坚定信心、保持耐心,盘整期结构性行情仍活跃,如科技,最终进入牛市3浪。

广发证券

A股在经历大跌之后赔率已较吸引底部已现。

该团队预计,疫情拐点之后,当前涨幅较高的受益板块中,纯事件驱动类强势股补跌,具有中期产业逻辑的板块即便面临一定调整也仍具备重新上行动力,而事件影响有限、中期产业逻辑稳固的板块亦将逐步回归。建议配置:互联网医疗、游戏、新能源车、消费电子。

华泰证券

沪指已修复至合理水平但持续回暖或有待复工潮考验过关。并认为节后A股已触底,但后续继续回暖或有待复工潮考验过关。

在配置上,该团队建议,短期关注更具性价比的顺周期板块,全年继续把握四大主线。具体来看,当前,顺周期板块如煤炭、建筑、银行、房地产、商贸等PB(lf)估值基本处于历史最低。

建议超跌买入电动车、云计算、电子等科技股,但反弹至此我们认为部分顺周期板块的性价比已相对较高,复工潮考验过关后,建议关注建筑、钢铁、铜等板块,但历史非典时期盈利受压制时间最长的旅游和百货需再观察;全年维度俩看,继续把握电动车、云计算、电子、工业机器人四大主线。

招商证券

短期内市场将从巨幅震荡进入窄幅震荡或震荡上行的格局。

政府在疫情缓和后将会把应对经济的下行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这种时候受政策影响较大的金融、地产、建筑、汽车等板块可能会受到更多关注。而在TMT领域,如果顺利复工,电子和5G建设相关通信领域会相对更加占优。

此外,商务活动将会逐渐回归正常化,对于航空、酒店等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板块也会有资金提前布局。

从中期的角度讲, 2019年开启的两年半上行周期判断未变。景气是事件冲击过后的首要考虑,科技板块仍然处在景气向上的周期中,而政策变量在投资中的权重将会逐渐提升,金融、地产、建筑、汽车可能会迎来政策带来的景气边际改善。

光大证券

持仓静待疫情好转。当前市场估值隐含增长预期约5%,基本修复至合理水平,往后看,维持“短期有扰动,中期看数据,长期无影响”。

配置上,该团队建议继续关注受益疫情的医药,和网上零售、游戏视频等在线消费领域;TMT中关注传媒、计算机和通信,在线办公和会议需求增加可能催生中长期发展契机;周期中关注基建。

天风证券

市场风格大概率不会逆转。对应到投资上,疫情在“形势”上出现拐点之前,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医疗信息化、游戏等板块可能会持续占优。而疫情真正平息后,科技板块的主线会回到5G产业链、软件安全可控、云服务、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主线上来。

2019全球财说峰会 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请登陆 动力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donglipeidianxiang/159.html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山西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12例 累计115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