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国金证券研究所
总量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团队
核心结论
一、LPR定价机制改革,降息力度或不高但意义重大
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央行正式公布LPR定价机制改革初步方案。8月16日晚间,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LPR的改革方案;8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正式公布LPR改革方案细则。
什么是LPR?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 LPR)是商业银行对最优质的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可以作为其他贷款利率的参考。
为什么要对LPR定价机制进行改革?原有LPR难以有效反应市场利率的变动。
此次LPR定价机制改了哪些部分?第一,报价方式改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的方式。第二,报价行范围扩大。第三,完善LPR报价曲线。第四,降低报价频率。
本次LPR定价机制改革意味着小幅的“不对称降息”。
首先,本次LPR定价机制改革将带来贷款利率的小幅下行。市场化程度增加、打破银行协同贷款利率的隐形下限、增量有效、纳入MPA考核都有助于引导贷款利率下调。
其次,LPR定价机制调整隐含的降息可能是“不对称”的,其“不对称”的特点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不同期限(不同品种)的贷款利率的不对称。第二个层面是指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不对称。
第三,本次LPR定价机制调整带来的“不对称降息”可能幅度不会太大。从银行的负债端成本来看,利润压缩的空间其实不高,也就意味着“实质性”降息的幅度可能不会太大。
本次LPR定价机制的意义和影响较大。
尽管降息幅度可能不大,但释放的改革信号和宽松信号意义重大。
对商业银行将产生什么影响?从总量上看,“不对称”降息带来的息差收窄将对整体商业影响利润形成负面影响。从结构上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加剧,本次资产端成本下降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如何?第一,对A股整体将形成较为确定的利多。第二,对利率债的利多效应并不显著。第三,工业品价格有望得到支撑。第四,黄金价格偏利空。
二、全球央行观察
中国央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
美联储:部分官员表示倾向进一步降息。
欧央行:部分官员认为9月需要更多货币宽松措施。
其他央行:墨西哥央行降息,挪威央行保持利率不变。
三、文献推荐
什么都没有?页岩油革命和全球供给曲线(ECB)。
风险提示
贸易摩擦加剧造成全球经济增速大幅放缓;英国无协议脱欧造成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了解更多请登陆 排污泵控制箱 http://3683.bidadk.com/paiwubengkongzhixiang/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