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日18时10分许,江苏省无锡市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现场搜救确认,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每当这样的事故发生,人们都会下意识地祈祷平安。然而面对冷峻的现实,我们可以追问,事故的原因是如何产生的,假如监管部门防患未然的忧患意识能时刻放在心头,如此飞来横祸能否避免?
此前就有网民分析,事故可能是超载所致。通过查看现场的各种视频,我们多少能看到事故的“元凶”。监控视频中,桥梁侧翻之前能看到有大货车通过,而桥梁倒塌的刹那,从天而降的不只有桥梁的主体,还有载着钢卷的大货车。目前,初步调查的结果证实,事故确为车辆超载所致。
如此结果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不免追问,大货车是怎么上的高架桥,而且还是超载上的高架。稍有一些常识就应该明白,高架桥上是禁止大货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来往的。其中禁止大货车就是考虑高架路面的承重能力,一旦高架因为超载出问题,对桥下和桥上的车辆都不亚于“灭顶之灾”。
监管部门对此风险应该比普通人更有体会。但不可思议的是,事发地附近的一些钢材厂老板却表示,“超载太正常不过”。附近的一个钢材市场,常有全国各地的货车来此拉货,如果照事发前的监控显示,货车是违规上高架,则监管部门难辞其咎。
同样,此次事故中侧翻的高架属于单柱墩结构,一旦单侧受力过重极易造成倾覆,早在2012年哈尔滨高架的坍塌事故中就发生过。同属于单柱墩结构,无锡这座侧翻的高架,难道不应该更严加管制违规车辆?
事发之后再看,这些平时监管部门眼皮底下的事情,其实都是“预警信号”。但之所以被忽略,是习以为常,还是不以为然?
眼下,当地的交管部门都应该深刻反思日常工作。如果是因为查处力度松懈,那必须在日常尽力补足,再不能搞“一阵风”式的运动式检查了。
(记者 钱振霄)
了解更多请登陆
href="http://3683.bidadk.com/fengjikongzhixiang/" target="_blank">风机控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