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大片的媒体、跑者都会误认为最终成绩是2小时23秒,但官方最终成绩却多了2秒呢,这实在是件让人百思不解的困惑。就在我继续收集素材时,更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在一家媒体报道所放图片的画面中,基普乔格冲线时计时牌清晰地显示着是2:00:25,然而有更多的照片及视频影像显示,在基普乔格随后几步的画面中计时牌依然显示的是2:00:23(下图所示)。
冲刺带在右腿膝盖上方时,显示2:00:25
冲刺带已滑落到左脚脚踝处时,显示2:00:23
这当中到底发生了些什么,相信所有人都会好奇,就更别说我这位关注各家运动品牌、对图像敏感同时又有考据癖的跑者了。这个谜团要不解开,人类挑战马拉松极限的这个夜晚我可就真的要失眠了。于是我只能接着深挖,当随着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的继续深入,一切的疑惑终于拨云见日。
最先让我找到了蛛丝马迹的正是上图,基普乔格在冲过冲刺带后又遇上了两条横贯路面的黑线。这让我们想到了计时毯的前后沿,所以这里才是最终的终点吧,而冲刺带的位置并非终点。同时利用画面中路边的三块展板加小黄袋,我们可以把照片按照时间前后顺序,建立起最后2秒内的时间坐标轴,回放最后的全过程。
第一张,基普乔格迈出左腿,冲过冲刺带。
第二张,基普乔格伸出右腿,跨出第二步。
通过基普乔格的姿势及冲刺带在膝盖上的位置,可以看出上图和第二张属于同一时刻,而此时基普乔格已到达第二块展板。
第三张,刚才带来线索的即将完赛图,基普乔格跑至第三块展板。
第四张,基普乔格冲过终点,冲刺带滑落至脚踝(现场视频截图)。
所以更多的证据表明,基普乔格跑过终点时计时牌上显示的是“2:00:23”。那为什么官方的成绩会多两秒呢?
根据现场视频的回放,最大的可能因为计时牌和所有媒体、跑友一样,以为冲刺带处是终点线当时随即停表了,而从冲过冲刺带到踩上终点线基普乔格又花了2秒,于是最终成绩定格在了2小时零25秒。
那么第二张中的“2:00:25”又该如何解释呢?
当在原尺寸照片中仔细研究后发现,媒体在报道时为了保持一致性,把计时牌上的“3”P成了“5”,笔画间隙和远方屏幕中的计时牌影像证明了这一点。
至此,事情的全过程终于水落石出,人类以2:00:25的成绩铭刻下了今日的马拉松极限挑战,基普乔格也与其出色的表现一起共载史册。
而NIKE,也因此成为了我更加敬仰的一家品牌。就在所有人以为成绩为2小时零23秒时,NIKE并未顺水推舟,承认这个更为荣耀的成绩,而是严谨而坦诚地公布了真实成绩。有人在面对“Breaking2”项目时,讥讽其为只是为了卖鞋在不择手段地搞营销。但你可曾见过,一个掏空心思、唯利是图的人会在浑水摸鱼就能谋得更大“收益”时依然忠于初心、忠于真相?要知道,哪怕回拨到马拉松2小时2分57秒的时代,缩短1秒都足以令全世界跑友热血沸腾。
所以,不论外界有着怎样的声音,NIKE品牌只是专注于追随着创始人菲尔·奈特的那份初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鼓励更多的人运动起来”、“激励运动者发掘潜能、挑战自我”而永不止步。
虽然此刻结果已出实属后话,但不论这次的breaking2成功与否,NIKE都会把昨日故事收起,掸掸衣袖,踏上新的征途。熟悉NIKE的朋友都会知道,流淌在NIKE品牌血液中的一句话:“There is no finishline”。
更多资讯请关注【来跑吧】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请登陆 照明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zhaomingpeidian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