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不满学院性侵丑闻处理 诺贝尔文学奖三评委愤然请辞

2019-10-15 02:12:14浏览:54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自从去年#Metoo运动席卷全球后,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勇敢站出来的发声者,也听到了越来越多不断重复上演的相似悲剧。风波无处不在

自从去年#Metoo运动席卷全球后,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勇敢站出来的发声者,也听到了越来越多不断重复上演的相似悲剧。

风波无处不在。远在北欧的瑞典,也闹出了较大的性侵丑闻。

过去一周,蜚声海内外的文学殿堂瑞典文学院,因性侵丑闻遭遇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危机。据《纽约时报》报道,4月6日,瑞典文学院三位重量级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克拉斯·奥斯特格伦、谢尔·埃斯普马克和皮特·英格伦,因不满学院对性侵丑闻危机的处理,愤然请辞。而院士Sara Stridsberg也表示自己正在考虑请辞中。

成立于1786年,并于1901年开始负责评选、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一直在瑞典文学界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由于瑞典文学院的运作保持相对独立,因此具有十分的权威性。

瑞典文学院由18名终身院士组成,平日里主要负责监管瑞典语使用、跟进瑞典文学家以及瑞典语字典的编写及出版。除了日常工作,这18名院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评选诺贝尔文学奖。每年由所有院士推选的5名院士组成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负责诺贝尔文学奖前期筹备及候选者的挑选工作,最后再由全体院士投票评选出诺贝尔文学奖的最终得主。

然而,即使是这个享誉全球的文学殿堂,也没能躲过从西到东,轰动全球的 #MeToo 运动。

大丑闻:跨度21年,18名女性齐发声

去年 11 月, #MeToo运动兴起还不到一个月,瑞典文学院便被曝出震惊全国的性丑闻:学院多名成员的妻女、女性成员及工作人员声称,在1996年至2017年间,遭到一名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多次性侵与性骚扰,而这位知名人士与瑞典文学院关系密切。

瑞典《每日新闻》发表了 18 位女子的证词,但据瑞典相关法律规定,并未公布嫌疑人姓名。

尽管如此,据法新社报道,消息被曝出后不久,嫌疑人身份便已人尽皆知——他正是瑞典文化界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瑞典文学院现任院士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的老公让·克劳德阿尔诺。然而,克劳德阿尔诺的律师比约恩·赫蒂格声称,其当事人否认所有针对他的指控。

克劳德阿尔诺是瑞典文化界一名高调活跃的人物。据《纽约时报》报道,克劳德阿尔诺创办了名为“论坛”的私人文化俱乐部,这是瑞典文化圈的重要社交场所,甚至被认为是瑞典文化圈生活的门户。“论坛”俱乐部一直由克劳德阿尔诺和他身为文学院院士的妻子佛洛斯登松共同经营,而其背后的一部分资金支持,正是来自瑞典文学院。

不过就在性侵丑闻爆发两天后,瑞典文学院便迅速切断了对“论坛”俱乐部的资金赞助。

去年12月,瑞典警方展开相关调查。由于法律追诉期已过,部分调查已于今年 3 月结束。与此同时,去年12月,瑞典文学院也聘请了一家律师事务所进行内部调查,调查每个成员与克劳德阿尔诺的关系,以及其在瑞典文学院的影响力情况。

尽管瑞典文学院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其调查结果与决定,但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告诉《瑞典日报》,调查结论是:克劳德阿尔诺并没有对瑞典文学院的奖项评选产生任何影响。但她承认,此次调查结果指出,关于诺贝尔奖评议的保密规则曾多次被打破。同时,向“论坛”文化俱乐部提供的资金支持,实际上被瑞典文学院给与了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院士个人。

“我们(学院)确实违反了自己的规则。”达尼乌斯说道。

然而,目前佛洛斯登松院士并没有遭到任何起诉。据《瑞典日报》4月7日报道,尽管律师事务所建议学院向警方提交文化俱乐部的相关证据,但学院最终选择了放弃起诉克劳德阿尔诺及其妻子佛洛斯登松。

大灾难:不满学院决定,三院士愤然请辞

4 月 6 日,瑞典文学院举办内部会议并投票决议,不开除卷入风波的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正是这一决定引发了三位院士的不满。加之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最终导致三名院士集体愤然出走。

第一位请辞的克拉斯·奥斯特格伦院士向《瑞典日报》表示:“瑞典学院长期存在严重问题,直到现在仍试图用一种模糊的、凌驾于规则之上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背叛了创始人的初衷。因此,我决定不再参与学院的一切活动,我退出这场游戏。”

第二位请辞者、曾担任诺贝尔委员会主席长达17年的谢尔·埃斯普马克院士称:“我在瑞典文学院工作了36年,如今我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正直诚信是瑞典文学院的命脉,学院却将友谊与其他无关紧要的顾虑置于责任和正直之上,我觉得自己无法再工作下去。”

第三位请辞的皮特·英格伦院士在博客上也宣布了他的离开,“这样的决定我既不能支持,也不能为其辩护,因此我决定不再参与瑞典文学院的工作。”

瑞典《每日新闻》编辑比约恩·威曼表示,三名院士集体请辞,对于本就身处漩涡中的瑞典学院而言,简直就是一场“大灾难”。更有人表示,这座瑞典文学界的巴别塔正在崩塌。

自去年11月性丑闻曝光,瑞典文学院便一直处于动荡之中。此前,已有2 名院士宣告,因某些原因不再参与学院事务;而此次3位院士的出走,让学院的 18 名终身院士,只剩下13 名。这对于瑞典文学院,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

由于瑞典文学院院士实行终身制,并没有辞职的相关规定,即便是院士自己主动离职,其院士身份也将一直保留,除非犯罪。只有当院士去世后,才能递补新院士。

尽管不能真正意义上地“辞职”,但3名院士可拒绝出席学院一切活动及会议。而如果这场风波愈演愈烈,文学院有可能难以凑够选举决议所需的12人小组,或将影响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

对此,现任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主席佩尔·瓦斯特伯格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并不会受到波及。如果真少于12人,(我们)可以采取简单多数原则,即由8人小组选举新成员。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4月6日表示,对三名院士的集体出走表示遗憾,但瑞典文学院近期或将重新审视院士推选制度规定,以便成员可以辞职或者被替代。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爆发在瑞典文学殿堂的这起丑闻,明显已重伤内部人员以及公众对其公正诚信的信仰。

END

红星新闻记者丨徐缓 编译报道

编辑丨汪垠涛

了解更多请登陆 变频控制箱

http://3683.bidadk.com/bianpinkongzhixiang/

(责任编辑:必达)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所卖钢材现身无锡跨桥侧翻现场 日照钢铁回应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