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开学了,你给孩子准备的学习用品里面肯定有作业本吧,小心,可能你买的作业本里藏着一个大“秘密”!
近日,记者收到一位学生家长提供的一份作业本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的内容向我们揭开了作业本里藏着的这个秘密——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
起因:作业本检测出 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
“好好的作业本,怎么手摸过以后感觉就怪怪的,像沾上了滑石粉一般滑腻腻的。”昨日,一位家长向记者报料,前几天陪孩子在一家文具店里购买了几个作业本,由于不放心孩子作业本的质量,他就用平时随身带的验钞机照了照,这一照不要紧,发现作业本上有着很强的荧光反射,用手摸过以后,手上也有这种荧光反射现象。
细心又较真的家长于是把这本作业本送到了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经重庆市造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作业本的封面和内页都含有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在家长提供的这份检测报告中,记者看到报告上的描述为:“平行试验的试样纱布均有明显荧光现象,判定该试样有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而检测的方法则是参照GB/T27741-2018的定义,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进行检测。
“这种荧光增白剂沾到了手上,要是孩子不洗手就拿东西吃,这荧光增白剂就随着食物吃进了肚子里,也有可能揉进了眼睛里……”这位家长觉得这个现象很恐怖,“平时学校发的作业本质量跟这种差不多,关键平时我们根本就没有留意这个问题”。
调查:“荧光剂作业本”真的很普遍
为什么家长一看到这个检测结果就开始慌了?这里,我们不得不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荧光增白剂。重庆市造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纸制品检测技术人员介绍,荧光增白剂是通过吸收紫外光并反射出蓝光,从视觉上掩盖产品本身的颜色,“我们经常进行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检测,检测物反射的蓝光越强,荧光增白剂的可迁移性就越强,简单来说就是荧光增白剂加得越多,它的可迁移性越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袁其鹏在接受《焦点访谈》记者采访时说到,荧光增白剂这一类化合物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有可能会在体内蓄积,不能及时排到体外去。长时间接触此类产品,体内的量越来越大,不仅会降低儿童的免疫力,还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存在潜在的致癌或者其他方面的风险。
了解更多请登陆 动力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donglipeidian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