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记者 柳丽娜 实习生 谢乾
【开栏词】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一首描述中国24节气的诗句。一年中共有24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它不同的特点,人们对于24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任重道远。
从2017年立春开始,华声在线用一个全新的角度——“以名中医诠释24个节气”为切入口,联合长沙市中心医院名中医夏苏英传承工作室推出“名中医看节气”24节气系列报道。从医生的角度揭开24节气的精神密码,将人文与医学,故事与心情,知识与服务融为一体。
如何根据节气的更替来预防疾病及养生?记者将在每一个节气到来之时与名中医夏苏英一起走近患者,从中医看诊的角度全方位解读24节气的精神密码,解读每一个节气时最易患的病及防治方法,用最鲜活的事例让人们在实践中学会养生,改善人们的亚健康状态,过上健康的生活。
【名中医访谈手记】
1月13日中午,记者慕名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与记者设想中的初次见面不同,记者是在电梯中偶遇夏苏英医生的。两鬓虽白发隐约可见,但稳健中带着些许活泼的步伐却让记者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活力。一路闲聊中我们得知,一上午夏苏英医生已经看诊了30多名患者。领我们来到她的办公室,一股微带苦涩,却令人神清气爽的艾叶香气扑鼻而来。稍作休息后,记者开始了对她的采访。
长沙市名中医夏苏英传承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8月,由夏苏英医生带徒组建,开设脾胃门诊和夏苏英专家门诊。中医学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胃门诊的诊疗特色是以人为本,中医调养脾胃,顾护人体正气,治养相结合。而夏苏英专家门诊的开设时间则要更长,从2008年开设至今,夏苏英医生治愈了许多例疑难杂症。久咳、久泄,痛风,糖尿病并发症、中风后遗症以及各种慢性疼痛性疾病等,都在其看诊领域内。
夏苏英1964年出生于益阳的一个小村镇,兄弟姊妹四人,她是老大,14岁时便考入了湖南省卫校,于是只身一人前往长沙求学。在那个一瓶辣椒萝卜可以吃好几顿饭的年代,她一边照顾弟妹,一边挑灯夜读,逐渐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1983年,夏苏英报考本科,选择了中医医疗专业;1988年于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毕业;1999年获湖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2005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08年,开设了自己的门诊,到如今发展成长沙市名中医夏苏英传承工作室。
今年,夏苏英医生正好53岁,从年龄来说不能算老,却是位名副其实的“老中医”。在30多年从医生涯里,夏苏英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用心诊治每一位患者。她曾在肿瘤内科、针灸科、中西医结合科、急诊科工作过,受过系统的中医、西医理论教育,也曾多处拜师学医,不断钻研中西医理论与临床实践,有良好的临床思维。对于治疗的方法,夏苏英并不拘泥于一个范畴,或中医治疗,或西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许多疑难杂症的治疗常能收到很好的疗效,并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上。
在采访过程中,夏苏英说起最近碰到的一个病患:一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得很好,但精神却不好,脸色晦暗,没有光泽。根据多年的经验,夏苏英知道糖尿病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询问患者是不是吃了什么不适宜的东西,患者这才吐露自己为了降血糖吃了“苦瓜篼”的偏方。“其实,糖尿病病人是不宜吃太凉性的食物,所以我建议他停服偏方。通过中药调理半月后,情况明显好转。”在夏苏英看来,诊病不能只从单方面看,必须望闻问切,综合所有的因素。她认为,医生诊病需“天人合一”,即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治得好病就是好医生。
夏苏英医生十分尊重每一位来找她看病的患者,反复研读患者的病历,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特别是那些辗转多家医院未做出诊断的患者,她都要仔细检查,确立诊断,细心辨证施治。令人惊讶的是,她把每一个病人的病情,都记录在一个小本子或者手机里,偶尔翻一翻,就能回想起当时治疗的所有过程。而在她女儿的眼里,妈妈就是一个农民,因为她每天早上都要去“看”菜市场。但这个举动正体现了夏苏英深入骨髓的中医思维,因为这所谓“看”,其实是看什么样的菜在这段时间购买量最多,在了解市民季节性的饮食习惯后,看病时就能以之作为参考。
夏苏英医生有一个心愿,就是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整理成两本书,一本是中医实践的专业理论,为的是能让更多的中医医师交流;一本是贴近生活的养生书,希望能帮助市民按图索骥学会养生。
【二十四节气·养生序】
世界各国把每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睿智的中国人还会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以及引起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均分成24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的由来。
24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以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在古代,它是农民决定农事进展或作为生活起居的参考。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相应。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活动,会随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而有所不同。所以人也应顺应四时,根据24节气的变化,合理安排饮食起居,合理治疗,合理调养,才符合自然的养生之道。
——长沙市中心医院名中医夏苏英传承工作室
2017年1月22日
【廿四章·立春篇】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节气:立春 时间:2017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
【名中医看节气】
“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也一样。”在夏苏英医生看来,立春是一个解冻的过程,春天正是气温回暖、万物复苏的时候。“春来一日,水暖三分”,春天是以风为主的季节,人的阳气在春天也随之增长。古籍《群芳谱》中对立春这样解释:“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名中医问诊】
春节开工第一天正逢立春,记者如约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夏苏英医生正在门诊看诊,一位年轻的患者来求诊了。患者是位13岁男孩,每天早上打喷嚏,流鼻涕,已持续6年之久,不仅精神状态不好,记忆力也有所下降。在经过西医治疗没有明显疗效以后,男孩的母亲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夏苏英医生。经夏苏英诊断,男孩系过敏性鼻炎肺脾气虚风邪外袭型,经过斟酌,夏苏英决定采用疏风宣肺、培土生金的方法,为其开出了太子参、白术、茯苓、细辛等11味中药为主的药方。
夏苏英表示,“立春节气,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也随之生长繁殖。如果平素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寒饮内伏,那么在春季这个风季当令的节气,或伴有倒春寒的节气,风寒外袭,肺气失宣,十分容易导致过敏性鼻炎、流感、肺炎等发作或加重。因此,在冬春季节交替及春季之时,一定要多多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名中医妙招】
过敏性鼻炎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变应性炎症。一般采用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及抗过敏药物治疗。但是,大多数患者表示许多情况难以做到。比如你不可能不接触冷空气,或者不可能不接触灰尘等,那么应该如何有效防治过敏性鼻炎?
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用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可配合以下几个小妙招,定能收到好的疗效。
1、按摩迎香穴。
按摩方法:将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作旋转揉搓。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里向下揉搓,连做8次,多可64次,使局部有温热的感觉。每天做一次。
2、艾灸肺俞、中脘与关元3个穴位。
每个穴位灸15分钟左右。每天可灸1至3个穴位。
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二指宽)处。
中脘穴位于身体的中心线上,距离肚脐上方约4寸(六指横宽)的位置。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四指(5~6厘米)。
3、饮食调养。
准备生姜10g,红糖10g,红枣5枚,葱白3小段,用200mL水煮开后当茶饮用。注意平时饮食的均衡性,适当加强营养。但这种方法糖尿病患者不适用,慎用。
4、锻炼身体。
坚持一种或多种运动方式,如慢跑,羽毛球,太极拳或者八段锦等。锻炼身体主要是贵在坚持。
【名中医科普】
培土生金即补脾益肺,借五行相生的理论,用补脾益气的方药补益肺气的方法。临床多用于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大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肺虚脾弱的证候。也称补脾益肺。土指脾,金指肺。
【名中医推荐】:健脾养生粥
食材:小米,花生,薏米,桂圆,生姜
做法:小米薏米提前泡20分钟;大火煮小米薏米15至20分钟(用即将滚开的水煮小米薏米粥,会很香很粘稠);放入花生再煮5分钟;放入桂圆,转小火煮15分钟左右,至小米薏米熟透;放入生姜,中火或大火滚几分钟即可关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