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开头,勒勒先祝大家中秋节团圆幸福,顺便说一句,今天是第一个工作日,各位是不是觉得心情很疲惫呢?
这就是正常的节后综合征而已,大家不要太在意,毕竟再过6天就又要放假了嘛!
好了,我不多说废话了,咱们进入正题。
今儿要跟大家聊聊中甲的事儿。
中秋过后,中超联赛还剩七轮,很多球队仍然不紧不慢不疾不徐,大招还在后面。
中甲就不太一样了。
这个节假日之后,中甲联赛已经打完了25轮比赛,冲超形势和降级形势,已经基本明朗了。
李铁率领的武汉卓尔目前在积分榜上一骑绝尘,领先第二名11分之多,冲超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但谁会摘走第二个冲超名额,依然悬念十足。
目前,在中甲积分榜上,深圳佳兆业和杭州绿城同积41分,青岛黄海积39分,这三支球队,都是本赛季中甲第二个冲超名额的有力争夺者。
但是请注意,有力争夺者,可不一定就百分之百有争夺的欲望。
这就是中甲球队的尴尬。
有些球队,一心要冲超,他们不管不顾,对外界干扰不理不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进中超。
但有些球队就未必了。
勒勒在这里不质疑任何球队,也不单独聊某支球队的情况。
咱只是说这么个现象。
前两天有位主队是中乙某球队的老铁问我,说勒勒啊,我们这队伍,好几次了,都摸到中甲的门槛了,就是跨不过去,咋回事儿呢?
我就笑了。
老铁啊,这现象何止是中乙有啊,中甲甚至是中超,这种情况都时有发生滴。
首先,咱们要清楚的知道这样一个点:在中国,单靠足球俱乐部的营收,想赚钱,那就只有华山一条路:培养球员,卖人。
这条道走的比较好的球队,咱都看的清楚。
中超的广州富力、河南建业,这两年基本都是玩这套思路的。
中甲呢,这种情况就更多了。
已经降级有两年的杭州绿城、浙江毅腾,刚回到中甲一个赛季的辽足、延边,都是此中好手。
甚至于本赛季已经基本宣告从中甲降级的新疆体彩,其实最近几个赛季,也做了两笔不错的生意。
可咱也都明白,要干这档子生意,你是要有成熟青训体系的,那不是拿出来在外边说“我青训多好多好”就能做成的。
这东西,是个品牌生意,中国足球圈就这么大,谁手里哪些是好苗子,哪些不是好苗子,真干这行的,大家都有数。
所以呀,这行可不是你想干,就能干的。
那么搞中超球队,能有啥好处?
前两年,中超是个队里,有八个都是地产商操盘的。
即便现在,地产老板操盘中超球队的比例,也远比其他任何产业老总操盘中超球队的比例要高。
为啥?
因为搞俱乐部,特别是中超俱乐部,可以从相关部门获得更好的政策扶持。
那么这个所谓政策扶持到底有多靠谱呢?
勒勒给你们的答案是,不靠谱。
赛季初大连一方为啥说啥都不想再管俱乐部了?
很简单啊,真金白银砸进去了,球队进中超了,可是之前的许诺没落实啊!
换成是你,你不憋屈?
既然这样,那就干脆一拍两散咯。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养一个中超球队,找几个靠谱外援,没个几亿人民币投资,下不来的。
你想想,一年砸几亿,球队成绩还不一定好,钱扔进去连个动静都听不着,家里有矿,也经不起这么烧啊!
您可能说了,这是中超啊,中甲不至于花这么多钱。
没毛病老铁,中甲不至于花这么多钱,但是你要知道两个点,第一,中乙画的更少,第二,升上中甲之后,如果再升上中超,那就至于了!
您看看今年的贵州,再看看去年的延边,再往前翻两页,看看石家庄永昌。
一年烧得起,年年都烧得起么?
既然如此,我一直在中甲好好活着,犯得上去中超烧钱去?我在中乙悠哉游资,冲上中甲去干吗?
所以你看啊,这两年冲超成功并且在中超存留超过三个赛季的球队,普遍都是土豪队伍。
为啥?因为人家烧得起。
您可能又要问了,那万一哪年中甲没有这种土豪球队了,咋办?
这事儿也不是没发生过。
延边的冲超,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当然了,延边的整体实力本来就不弱,如果有资本进入,他们完全有能力在中超活下去,甚至有能力成为中超赛场上一支不容小觑的球队。
但升上去,过了一个赛季,俱乐部没钱了,还是没法立足中超。
在中乙,一个队伍在不冲超的情况下好好存活,一两千万支出差不多就够了;在中甲,一个队伍要活着,大概一个赛季投入个几千万,最多一个亿,也就够了。
但在中超呢?
上港三年花了多少钱,连个冠军奖杯都还没换回来。
圈子不同,别去硬容。
游戏圈里有句很流行的话,挺残忍但也挺真实的,叫“别拿你的年收入来挑战我的零花钱”。
这话放在现阶段的中国足球圈,也是一样的。
球迷都希望球队好,但在当下这个足球环境里,中国各级别联赛的差距,就是这么夸张。
所以啊,有些事,也不能怪投资人胸无大志,毕竟,凡事还是要量力而行。
行了,今天啊,就聊这么多,投资人这边的忧虑,咱聊完了。改天,咱接着聊这个话题,到时候,我们再来聊聊,另外一群能影响到球队命运的人。
不知是否存在版权争议
如若侵权,自愿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了解更多请登陆
target="_blank">配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