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历经多年的酝酿与等待,中超联赛职业联盟终于要在万众期待中诞生了——
10月16日上午,在中国足协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足协秘书长刘奕确认中超职业联盟必将在今年年底挂牌成立,且足协在未来的职业联盟中将不持有任何股份。
当国足憾平菲律宾的失望舆论尚未消散之际,足协的这一重磅决策像是一剂强心剂,让憋闷而压抑的中国足坛瞬间陷入爆棚。从官方到民间、从球迷到媒体,无不期待着崭新的职业联盟能将寒夜里的中国足球带向温暖的春天。
然而,这一姗姗来迟的重大部署,只能算是中国足球在凛冬寒夜里的一束微光,就此企盼职业联盟能为球迷带来春光,显然还为时尚早。
高层指示 终成现实
按照足协秘书长刘奕的通报,中超联盟将肯定在年底前挂牌成立。但其实,高层领导关于成立联盟的构想和指示,早在三年前、甚至更早的时间就已酝酿完成并下达足协。
2012年2月,《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方案》(试行)正式推出,旨在建立符合足球发展的联赛运作模式,将联赛的办赛职能从足协剥离,成立职业联赛理事会。中超公司在2014年全面接管中超联赛,不过足协在整个公司架构中持股36%,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仍然控制着中超联赛。
中国足协也曾试图加快中超联盟的筹备节奏。2016年年底,足协召集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负责人,商议职业联盟的相关章程。当时的消息称,职业联盟将在2017年3月挂牌成立。然而这次协商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因为足协在联盟主席任免等实权上始终不愿“松手”,致使联盟章程无法达成一致。
足协“不愿放权”的做法受到了高层批评。2017年1月,足协向体育总局领导汇报中国足球改革各层面的进展情况。在陈述职业联盟筹备情况时,新任总局局长苟仲文提出了批评,认为足协应该放手,让俱乐部成为职业联盟的主体,同时要求联盟主席不能由足协任命。
在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的战略部署下,足协始终牢牢控制职业联盟,显然是与总局的指示和《中国足协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精神相背离的。“足协与总局脱钩,联赛与足协脱管”,应该是中国足球不断推进改革的指导思想。
过去几年,足协的不愿放权不仅致使改革无法深入推进,而且类似于U23球员、长期集训等一纸政令,都在严重削弱着中超联赛的观赏性和竞争力,戕害着联赛的商业价值和品牌形象。足协此次宣布尽快成立中超职业联盟,相当于是对高层指示和改革方案的一次延迟落实。
足协放权 角色转换
按照足协的官方说法,职业联盟成立后,协会与联盟之间既是平等合作,也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届时,足协的角色将从以往的管理者与把控者,转变成为监督者和服务者。
中国足协与中超联盟之间的关系,正是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
对于足协而言,需要一个健康繁荣、积极向上的联赛,为国家队提供更多的足球人才,而不是在国家队集训与俱乐部联赛之间厚此薄彼。同时,要提升足球这项运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全民健身战略和健康中国计划贡献力量,这也是落实中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纲要的必然要求。
对于中超联盟而言,则需要足协进一步简政放权,将职业联盟交给市场,由专业人士运营管理,共同将中超联赛培育成国内体育市场最具影响力的赛事IP,挖掘和释放中国体育产业的潜能,进而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快促进体育消费的政策要求,形成足协与联盟的良性互动。
职业联盟成立后,足协将从中超联赛中抽离出来,不参与日常决策、不再持有股份。足协将只拥有产权和监督权,剩下的管理权、经营权和权益分配权均交给职业联盟。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时,曾发表过一段重要讲话。习主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足球运动,给予有力的、持续性的支持。中国现代足球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与足球强国相比差距还很大。足球运动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
充分放权职业联盟后,足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也许总书记在上述讲话中给出了明确指示。进一步普及足球运动,积极提升足球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充分释放足球运动在人格塑造、文化传承中的价值,这不仅是对总书记讲话的透彻领悟和有力践行,也是对《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相关精神的正面观照。
因此,未来的足协更应该尊重足球规律,搭建并完善中国足球各级联赛体系,为业余足球、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设施保障。而不是仅仅将眼光盯在归化外援上,把进军2022年世界杯作为终极目标。
联盟接棒 回归市场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举国体制与市场体制相结合,所以足协将在职业联赛发展中充分尊重市场,充分放权联赛并信任市场。职业联盟也将按照足球和市场规律,充分挖掘和提升中超联赛的品牌价值。
职业联盟将以16家中超俱乐部为核心主体,拥有极大的自主权。除了主席人选产生过程足协会参与监督,剩下的人选均由联盟自主产生。同时,相关的经营、裁判、仲裁等问题,也将交由联盟自行管理。例如未来中超球队的球衣赞助事宜,也将由联盟自主决定。
据报道,目前中超职业联盟已经确定由广州富力俱乐部老板张力出任CEO,原新浪体育的总经理魏江雷、原江苏苏宁队的总经理刘军出任总监。其中魏江雷将负责商务开发、品牌传播等一系列工作;刘军则专注于竞赛和赛事体系等事务。
2015年10月28日,体奥动力以80亿元买下2016-2020年5个赛季中超版权。而在2018年初,中超版权合同缩水延长为10年110亿。其中的一大因素,便是U23球员和外援的出场新政对联赛品牌和观赏性的消极影响。对于脱离足协“束缚”的职业联盟,未来的一大重要任务,便是不断提升中超联赛的品牌价值和商业潜能。
这一重担自然是落在了原新浪体育总经理魏江雷的肩上。过去几年,魏江雷一直在为新浪体育探索全新的品牌传播途径和商业模式,并帮助新浪完成了从体育媒体向体育产业公司的转型。为新浪体育打造了包括3x3黄金联赛、5x5足金联赛、新浪跑步评选&跑团盛典等一系列自主IP赛事和活动,确保新浪体育在疯狂的版权竞购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魏江雷过去几年在新浪体育的成功经验来看,未来的中超联赛将会进入跨界营销时代,“足球+娱乐”将是中超联赛的重要发展方向,足球与娱乐明星、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将会进一步加强,球迷对球队的关注度和归属感得到提升。
结语:毫无疑问,足协放权成立职业联盟,这是中国足球改革所迈出的关键一步,是中国足球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但中超职业联盟是否就是中国足球的救世主?目前做出定论还为时尚早。
而且不要忘了,对于职业联盟,足协还拥有“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权”。什么是“重大事项”?什么时候行使该权利?这一系列的问号还有待时间和实践帮我们拉直。
也许,路遥先生在《平凡的世界》开篇所说的那句话很符合当下中国足球的语境:“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了解更多请登陆
href="http://3683.bidadk.com/ruanqidongkongzhigui/" target="_blank">软启动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