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电磁波的污染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如何防治

2019-07-02 22:21:03浏览:4评论:0 来源:配电箱价格   
核心摘要:  有报道称每天在计算机前操作6小时以上的工作人员易患上一种名为VOT的病  症,该病症是指长期观看视频终端而使身体某些部位
  有报道称每天在计算机前操作6小时以上的工作人员易患上一种名为"VOT"的病

  症,该病症是指长期观看视频终端而使身体某些部位发生病变的总称。它的主要症状

  是:视力功能障碍;颈、肩、腕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此外还能引起月经

  不调、流产等妇女病症和其它皮肤病。

  移动电话和对讲机也是一种高频电磁波污染的发射源,每通话一次就发射一次电

  磁波。科学家认为移动电话的电磁波发射强度一般超过规定标准的4~6倍,个别类型甚

  至超过近百倍。我国电磁波测试中心和厦门长青源放射防护研究所经过两年的跟踪检

  测证实目前我们使用的移动电话会对人体产生辐射危害。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现在

  使用的移动电话的发射频率均在800~1000兆赫之间,其辐射剂量可达到600微瓦,超出

  国家标准10多倍,而超量的电磁波辐射会引起人体神经衰弱、食欲下降、头晕目眩等

  症状,更为严重者会出现头部肿瘤。

  近年来,电磁波污染对人体危害的例子多有出现,只不过其影响程度与所收到的

  辐射强度及积累时间长短有关,目前尚未较大范围地反映出来,所以还没有引起人们

  的普遍关注。有关研究表明,电磁波致病效应随着磁场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频率

  超过10万赫兹以上,可对人体造成潜在威胁。在这种环境下跟踪生活过久,人体收到

  电磁波的干扰,使机体组织内分子原有的电场发生变化,导致机体生态平衡紊乱。一

  些收到较强或较久电磁波辐射的人,已有了病变表现,主要反映在神经系统和心血管

  系统方面.如乏力、记忆力衰退、失眠、易激动、胸闷、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或偏低、

  免疫功能降低等。

  处在电磁波污染环境中的人们,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一、保持距离。与电视机的距离应为视屏尺寸乘以6,与微波炉的距离应为2.5~3米,离高压输电线0.5万伏/米以外一般视为安全区。

  二、减少接触。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每工作一小时应休息一刻钟,而且每周工作最多不超过32小时。

  三、改善环境。注意空气流通,温度、湿度应适中,家用电器最好不要摆放在卧室里。

  四、个体防护。孕妇、儿童、体弱多病者、对电磁波辐射过敏者、长期处于电磁波污染超标环境者,应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防护用品。

  五、少用手机。要尽量减少使用手机、对讲机和无绳电话,必须使用时应长话短说;不要经常把手机挂在身上。

  六、少用电热毯。电热毯的电磁波污染较严重,长时间通电使用对人体有害,天气寒冷必须使用时,建议通电烘暖被窝后立即切断电源,以减少电磁波污染。

  七、采用屏蔽物减少电磁波污染。对产生电磁污染的设施,可采用屏蔽、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的屏蔽物,如铜、铝、钢板、高分子膜等。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不正常使用或拆闲置关闭污染防治设施.doc 13页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