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水上救生,您会联想到什么?悬停空中降下绳梯的直升飞机?闪烁警灯劈波斩浪的快艇?还是身穿救生背心,正在岸边做着心肺复苏的专业救援人员?其实,这些都与军运会上的“水上救生”不是一回事。昨天,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水上救生项目展开了首个比赛日的较量,比赛现场虽然没有电影大片中常常出现的震撼画面,但武汉五环体育中心体育馆内的场面却也别开生面。
乍一看,水上救生似乎与普通的游泳比赛看不出区别:比赛在50米泳池中进行;泳池用泳绳分隔成1到8条泳道;比赛的起点有裁判,泳池的另一端也有裁判;运动员的装扮都是泳镜、泳帽和泳衣。但多看一会儿就会发现不同,水上救生运动员在完成比赛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特殊装备,以200米超级救生为例,运动员入水经过一次转身完成75米游泳后,要下沉到池底去捞起一个假人,然后一手拖带假人,一手划水再完成25米的游泳,在起点抛下刚才捞起的那个假人,然后从出发台旁边拿起脚蹼和一个长条形浮漂,将浮漂一端的绳圈斜跨在身上,再在水中穿上脚蹼,拖带浮漂完成50米游泳后,在泳池的另一端接过助手扶在水中的另一个假人,在水中将长条形浮漂,弯成环状,套在假人双臂腋下,再拖带假人完成最后50米的游泳,以用时少者为先。
“我们在比赛中的工作是把每个假人摆放到指定位置。”比赛间歇穿戴潜水服和氧气瓶等全套深潜装备的龚剑说,他在比赛中的岗位是器材助理,“在泳池25米的位置有一个标准线,我们以标准线为参照物,将假人身上的白线与标准线齐平。假人要摆在每一条泳道下面蓝色线的正中央,脸部朝上,头朝向颁奖台。”
“这项比赛的设置是为尽可能贴近现实中的救援。”场馆综合事务主管刘峰说,“有沉在水底的假人,也有被困在水域当中的假人,模拟的情况不一样。”那么这些假人的重量有多重?据了解,假人都是空心的,沉在水底的装满水,而在泳池一端由助手扶的假人装了一半的水。“沉在水底假人的重量,对于运动员的影响主要是拖带上浮的那一下。然后运动员在拖动它的时候,更多的是阻力。”龚剑说,“运动员们的动作和实际救生是一样的,都要让假人的面部保持朝上。”从2014年开始接触深潜的龚剑,工作时要迅速下潜,在两组比赛间迅速布好假人,和他一起工作的还有另外5位同事。“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军运会,以一名潜水员的身份为军运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他说。
(本报武汉今晨专电)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李远飞 袁虹衡 吴东 记者 刘平摄
流程编辑 TF003
了解更多请登陆 变频控制箱
http://3683.bidadk.com/bianpinkongzhi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