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黄柱林,秦希珍,王立德,武道华,许伯寿,秦年科;AH—Ⅰ型手动遥控高剂量率~(60)钴后装腔内治疗装置剂量测定报告[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0年Z1期 | 2 | 吴骋,王又明,陈小蘅,柳青梅;低剂量率~(60)Co-γ射线长期慢性照射对猕猴的影响——外周血象和睾丸的损伤与恢复[J];中国科学B辑;1982年01期 | 3 | ;ICRP第35号出版物——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监测的一般原则[J];辐射防护通讯;1984年02期 | 4 | 郭起吉;辐射防护监测的目的和原则(摘要)[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6年05期 | 5 | 张春粦;肖璋;关卓雄;郑锡兴;陈小欣;;GFJ型个人辐射剂量监测报警器的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6 | 曾新元;王燮华;;浅述非铀矿山的氡与防护问题[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88年04期 | 7 | 张松寿,郭敦俊,李淑媛,李润新,马文邦,苏国东;放疗场所的辐射防护监测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7年02期 | 8 | 刘贤斗;50台医用诊断X线机防护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1997年01期 | 9 | 安福才,李芳宇,顾晓莉,李万熙;吉林省三台国产钴-60远距治疗机防护监测与评价[J];中国辐射卫生;1997年03期 | 10 | 刘先平,艾雅阁,杨俊;一新建石油测井用中子源库的防护监测及卫生学评价[J];职业卫生与病伤;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