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在电脑时代,这些名人手写的书信让人看到了“仪式感”

2019-10-26 06:19:56浏览:1评论:0 来源:配电柜   
核心摘要:在今天人们越来越依赖键盘打字、触屏写字的时代,留有岁月印记的手函墨迹更显珍罕。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从馆藏档案中选出九
                 

在今天人们越来越依赖键盘打字、触屏写字的时代,留有岁月印记的手函墨迹更显珍罕。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从馆藏档案中选出九十一通近现代名人的函札,加以整理、释文并影印出版为《华东师大档案馆藏名人手札》。这些手札出自蒋经国、张寿镛、蒋维乔、吕思勉、赵家璧、何应钦、张学良、杜月笙等著名学者或民国闻人之手,几乎所有信札均为首次向社会披露和公开。

“我们曾经有些学生,连信函和请假条都不大会写。”4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进华东师大档案馆,听馆长汤涛讲述这些手札背后的历史与故事,“你看这些书信,都可谓书界良品,传递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钩沉出那个时代人物的风骨和气质,既是时代变迁的见证,又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

1933年,蔡元培致王伯群

蔡元培致王伯群1-2  全文供图: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  

在这封信中,蔡元培向时任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推荐著名哲学家熊十力:“黄冈熊十力先生精研宋明理学,对于道德政治甚多卓见。又由是而研究印度哲学,进支那内学院治《惟识论》数年,不满于旧说,著《新惟识论》,现已付印(中华书局),其他言论略见于其门弟子所辑之《尊闻录》中。”

“从签名处手迹来看,这封信主体内容并不来自蔡元培本人,或许是他的秘书代写的。”汤涛说,但这封信中透露的史料很有意思,因为蔡元培还提到“(熊十力)曾屡在北京大学讲印度哲学,每星期两点钟,酬报百元 ”,因为熊十力不适应北平严寒,蔡元培这才推荐熊十力来大夏讲学。

“当时在上海,教授月薪平均只有两三百,好的或许有四五百。即便是当时的教育部部长,年薪只有八九千元。所以熊十力这个报酬非常之高。”汤涛告诉澎湃新闻,王伯群后来回复蔡元培,因为大夏课程均已排满,暂时不能邀请熊十力前来讲学。

1934年,刘湛恩致欧元怀

刘湛恩致欧元怀  

      
了解更多请登录 变频控制柜 http://www2.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一文读懂李国庆俞渝夫妻反目,深夜大尺度开撕背后的真相!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