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屠呦呦、莫言获诺贝尔奖,诺奖进入中国时代?

2019-10-28 13:09:12浏览:0评论:0 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原标题:屠呦呦、莫言获诺贝尔奖,诺奖进入中国时代?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10月5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消息突然出来,在国内不胫而
               

原标题:屠呦呦、莫言获诺贝尔奖,诺奖进入中国时代?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10月5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消息突然出来,在国内不胫而走。中国媒体此前似乎没有任何预报消息,真是太突然太振奋人心了。尤其让人欣慰的是,杨振宁先生的预测如今实现了。这不仅仅是屠呦呦个人的荣誉和成就,这个荣誉和成就属于中国今天的科学界。

记 得在90年代,就看过媒体访问杨振宁时常不放过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当时,杨振宁说,他一生的最大贡献是帮助“恢复了 中国人科学的自信”。他说,诺贝尔奖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他认为,本世纪以来,中国现代科学从无到有,在大约三四十年的时间里跨了三大步。1919年“五 四”时,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事业。一部分留学生从国外回来,在全国各地办起一批大学。20年代的中国大学生已经达到世界上一般的学士水平。30 年代的清华、北大、浙大等名校,已聚集一批国外回来的博士,他们的教学研究开始接近国际标准,培养的学生已能达到硕士水平。到40年代,像西南联大这样的 学校,其课程设置和科研水准,已能和国外的一般大学相当接近,培养的硕士生实际上已和博士水平相齐。

在2007年的一次回答中,他表示,诺贝尔科学奖相对来讲是科学、公正的。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要10~20年左右,也即是2017年前后。

为什么中国人如此渴望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中国有着怠慢科技发展遭“报应”的过去。晚清的闭关锁国被西方列强炮轰得体无完肤、一败涂地之后,中国人终于肯放下自尊,开始正视西方科学,并立志追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尤其重视科学技术的学习和科技力量的作用。

而由于科学技术的创造、创新,是可见可量化的指标,因此衡量起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容易让人认知和接受。这也是诺贝尔科学奖的公信力在全世界具有顶级声誉的所在。

历史上,中国曾是中央之国,是个传统的超级大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白手起家,但是中国志在复兴。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不仅接触的外部环境越来越频 繁,越来越宽广,而且中国经济的发展,让面对日新月异变化的中国人越来越自信。唯独,中国人对自己的科学技术硬实力,尤其是在基础科学领域,非常自卑。因 此,在那些时候,每年每当看到诺贝尔科学奖名单公布,每当看到获奖者总有日本人和美国人人时,我们无不有些失望。因此,在那个时期,人们最喜欢去咨询一些 已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华人,看看他们觉得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时间,以寻找慰藉。而其中问杨振宁的次数最多。老先生每次都会不厌其烦地发表自己的预 见。

然而2010后,还没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时,中国舆论似乎有些消极和泄气,不再像以前那么急切。关注的热情有所降低。而这前后,中国在经济总量上不仅世 界第二,中国的政治军事实力也逐渐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心。中国不仅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这样的多个全球性赛事,还实现了载人航天,攻破了探月工程等高尖科技难 关,中国制造工业的水平,也在向世界渗透。一个正在重新崛起的超级大国正在长成。

但是在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一直并不突出。不仅国家科学最高奖几年连续空缺,在诺贝尔科学奖上,也是一年又一年的交白卷。这曾让多少国人忧心叹息。

然而今天,这一切即将成为过去,中国人第一次打破了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零的历史。加之早几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不得不让人好奇:这是否预示着 诺贝尔奖中国时代的来临?因为据我们所知,中国人在激光领域的成果,据说早些年就具备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水平,因保密需要而放弃。历史上的牛胰岛素,让中 国人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让多少国人扼腕叹息。但是今天,我们不会再感到那么后悔。中国当今的科技领域中,量子通信、暗物质研究、超导研究、碳墨材料研 究、反物质研究、电磁爆技术、癌症治疗研究、人类基因研究、干细胞研究、传染病学等等的研究中,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这些领域获奖的成果,呼之欲出。这 既要得益于国家的整体科技进步,更要感谢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艰辛付出和他们卓越的智慧。

当然,中国科学界存在的不足也要正视。比如,瑞典诺贝尔组委科学界几乎每年通知中国大学科学家推荐物理学候选人,几乎就没得到回应。牛胰岛素的老问题还在。

不管怎么样,屠呦呦的获奖,不仅证明了中国人的能力,中国女人的能力,中国科学家的能力能与世界平起平坐,更表明今天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里程 碑,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出现在诺贝尔科学奖的领奖台上。中国的科技发展,将为中国的长久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基础。要讲谁是伟大的中国人,毫无 疑问人,所有为中国科技发展作出原创性贡献的,都是中国当今的伟人,值得格外尊重。

==============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陆崕正版原创,娱乐公众号:懒人说八卦

微信:zuojialya2006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了解更多请登录 水泵 http://dg.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你的事业是神圣的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