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新闻周刊]本周人物 屠呦呦:一个人的荣誉

2019-11-01 15:49:45浏览:87评论:0 来源:配电柜   
核心摘要: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11月15日本周二,81岁的屠呦呦出现在媒体面前,显得很平静。此前两个月,屠呦呦一直“隐居”,并谢绝了各路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11月15日本周二,81岁的屠呦呦出现在媒体面前,显得很平静。此前两个月,屠呦呦一直“隐居”,并谢绝了各路采访。这次现身北京,是参加当天举行的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屠呦呦被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同时,她所带领的青蒿素研究团队获得了1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两个月前,屠呦呦还只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一名普通研究员,而现在,她已经成为新闻的主角。今年9月,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默默无闻的屠呦呦获得了美国拉斯克医学大奖,这个奖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药界所获得的最高世界级大奖,屠呦呦也被称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一片惊讶中,媒体纷纷在问,屠呦呦是谁?

    1930出生在宁波一个书香门第的屠呦呦,名字出自《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之后的55年里,除了参加过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屠呦呦几乎没有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1969年,作为科技组组长,屠呦呦和团队接受了一个代号为523的秘密任务,寻找新的抗疟疾药物。她历经380多次实验,查阅大量文献,借鉴了古代用药的经验,终于在1971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为新型抗疟药奠定了基础。

    在那个“集体至上”的年代里,青蒿素的成功注定不能归功于某一个人。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而这也为日后有关青蒿素的奖励归属问题,埋下了一个问号。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被认为不够“淡泊名利”的屠呦呦成了整个团队中让人头疼的因素,甚至有人说她“抢功劳”。而多年之后的拉斯克奖,把大奖授予了屠呦呦个人,更是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有人说屠呦呦是“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而在获得国际大奖之前,她已经默默无闻了很多年。现在,81岁的她身份是“首席研究员”,虽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但她依然在坚持工作。面对接连而来的荣誉,屠呦呦除了对研究团队表示感谢,更希望自己的获奖能为中医药研究带来一点新东西。

    在争议之中,中国中医科学院依然把大奖给了屠呦呦,其实这也是一种进步,是对有个性的科学家的一种肯定,集体主义当然重要了,但是如果没有对个性及个人的鼓励和包容,创新与发明就很难出现。

(责任编辑:配电柜)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和平精英丧尸模式怎么进 和平精英丧尸模式进入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