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台标:左为无线,右为亚视 |
香港娱乐圈从来不乏话题,无线亚视龙争虎斗多年,而每年一度的金像奖也成了两大娱乐势力的角力场。虽然这两家最近皆是风波不断,这边无线高层震荡受重创 ,那边亚视股权纠纷又遭债主追债,但乱境之下双方依然集中火力在每年一度的金像奖盛会之上。面对亚视无线两虎相争,金像奖尽可能地保持中立,希望做到三方博弈,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4月18日颁奖礼的收视率是最客观公正的指标,届时谁胜谁负自有分晓。
转播权易手,无线亚视重燃战火
无线与亚视,香港电视产业举足轻重的两大电视台,也是争斗缠绵四十余年的老对头。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上,有且仅有无线与亚视两大无线电视台存在,虽然亚视及其前身丽的早在五十年代年代就已经展开电视业务,但是自从八零年代邵逸夫爵士将工作中心从电影业转向无线电视之后,历经几次大的收视率战役,无线终于成功抢下半壁江山,奠定了如今两雄争霸的局面。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亚视由于众多内部问题,积重难返,逐渐丧失了与无线争霸的能力,香港电视圈出现了无线一家独大的局面。2008年,台湾旺旺集团,蔡衍明率先入主亚视,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带来台湾先进的电视制作理念,尤其是克隆许多综艺节目,曾经一度造成反弹,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同时这一局面不久又被内地富商王征打破。
| |
亚视股权迷局,左为查懋声,右为蔡衍明 |
内地富商,荣丰控股董事长王征,高调入主亚视,宣称将调动自己的全部资产和关系,花上未来职业生涯的全部时间,誓要将亚视打造成“亚洲的CNN”。他还非常认真地解释,“亚洲的CNN不是亚洲的一个有CNN地位的电视台,而是让全世界想看亚洲东西的人都会每天看的电视台。”
正因为有了这样强力的外援入主,亚视在2010年伊始,立刻大刀阔斧实行改革,力争要夺回曾经的辉煌。此次金像奖转播权之争斗,就可以看做是一次漂亮的前哨战。不单只扫了无线的面子,而且也十分符合王征对于进军香港娱乐业的雄心壮志。但亚洲电视的两大股东蔡衍明及查懋声闹起了股权纠纷,令王征的4亿元股权计划受阻。
| |
陈志云举行记者会回应“涉贪” |
再看无线,先是与四大唱片交恶,接着又发生陈志云涉贪以及众多高层下马的丑闻。一时之间,无线内忧外患,状况甚多,面对亚视来势汹汹的挑战,甚至都没能组织起一点像样的抵抗。但是假如就此判定无线会一蹶不振,则未免太过武断。无线多年来已经形成一种良好的自我循环机制,即便是高层出现重大问题,下属的工作部门依旧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同时多年来的惯性收视吸引力仍在,即便因为一时状况,稍有下滑,但还不至于造成致命的打击。前不久,就有海外专业分析公司在评估报告中指出,在未来的竞争当中,无线依旧是不容忽视的强劲敌手。
金像奖草创时期,由于缺少经费和专业团队操作,前几届颁奖礼基本上都属于电影圈内部自娱自乐性质的游戏。一直到第七届金像奖,无线接手转播,才将整个颁奖礼的水准拉抬了上来,初步具有一个上规模地方性电影奖项应有的规模。不过在当时,就已经发生过为了插播广告,将许多得奖人的致辞剪掉的例子,甚至还引起包括当时金像奖执委会秘书,以及评审李焯桃等人的反弹。不过在彼时,李焯桃等人纯粹是狭隘的心态作祟,毕竟转播实况,进行必要的剪接,同时插播广告,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第十二届金像奖,转播权被亚视拿下,亚视发挥自己擅长作秀的本事,对金像奖进行整体包装,就连提名名单的公布都能做成一场家喻户晓的大秀,对进一步提升金像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后连续几届金像奖都由亚视转播,做得也同样有声有色,替金像奖加分不少。可惜1995年之后,亚视因为积弱不振,收视率始终未能如人意,终于在隔年的第十六届金像奖,将转播权拱手让出。无线接手后,就一直长期把持着金像奖的转播,直到今年。亚视再次以七位数字的费用夺下转播权,其振奋人心的意义远大于一场颁奖礼所能创造的收视率与效益,甚至可以将此看做是亚视重新崛起的一个信号。
| |
无线以《奖门人》特别节目与亚视直播金像奖打擂台 |
今年金像奖的转播权易主,完全可以看做是亚视无线两强相争,新一轮收视大战的开端。据说在金像奖当晚,无线为了硬撼亚视的金像奖颁奖礼,已经准备好了曾志伟主持的老牌综艺节目《奖门人》进行对抗。而曾志伟同时也将出席颁奖礼,当被记者采访问到自己打自己的尴尬时,他也只能模棱两可地不予置评了。
[1] [2] [3] [下一页] |
了解更多请登陆 plc控制柜 http://3683.bidadk.com/plckongzhi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