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周星驰的残酷与天真
文/梅生
《新喜剧之王》上映至今,不仅票房没有达到预期,豆瓣电影评分更是跌破及格线,诸如“用老梗炒冷饭、消费观众情怀、周星驰电影里最差的一部”之类的负面短评呼啸而来,大有要把“周星驰”三字蕴含的品牌价值碾碎之势。这种情况,最近几年每逢周星驰新片公映,便会发生一回,但都不及此次激烈。原因追究,或是《美人鱼》《西游降魔篇》等仍有一些他过往电影中的无厘头元素,《新喜剧之王》里周星驰式招牌笑料几乎为零,距离观众的固有印象异常遥远。
如果因此便将《新喜剧之王》打入烂片的冷宫,不仅是对周星驰残酷又天真视角的误解,更表明国内观众习惯性思维的根深蒂固与可怕。这部披着自我致敬外衣的影片,表面似乎是在实现周星驰经典作品《喜剧之王》里龙套演员尹天仇未竟的电影演员梦想,但从“女版尹天仇”的名字如梦,到似幻的成名时刻,均表明小人物的励志成功故事,并非周星驰的兴趣范畴。他看向熟悉无比的娱乐圈的目光,本是深谙其中门门道道的过来人的冷眼,可是父母亲情兜底一切的处理,无疑是从孩童心理需求出发,带出成长经历对他创作终其一生的影响。
纵观周星驰或编导或主演的电影,成长经验一直渗透于他的创作及角色塑造。《功夫》里各色人等混杂居住的“猪笼城寨”,是对《新难兄难弟》《七十二家房客》等港产影视剧展示的旧式大杂院的夸张还原,变相再现周星驰的童年生活环境。影片中引人落泪的道具棒棒糖,关涉他对妹妹的情感记忆。《长江七号》中可爱的七仔,寄托他对曾经陪伴自己多年的已死爱犬的思念。
了解更多请登陆 照明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zhaomingpeidian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