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衢州10月24日电(葛志军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董碧水)遵照谢高华的生前遗愿,尽管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但今天,众多的市民仍然来到衢州殡仪馆,送这位“改革先锋”的最后一程。
谢高华生于1931年,浙江衢州人。10月23日下午,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去世,享年88岁。
他一手催生培育了如今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的培育者”,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又被评为全国300名“最美奋斗者”之一。
谢高华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2月参加工作,曾历任衢县樟潭供销社横路分社营业员、衢县杜泽团区委副书记、衢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衢县县委副书记、书记等。1982年4月,51岁的他调任义乌县委书记。
“当时的义乌,仍是‘一条马路七盏灯,一个喇叭响全城’的贫困县。”留在彼时人们记忆中,义乌最多的是“鸡毛换糖”的拨浪鼓、路边摊市场,但这也是“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
冒着丢“乌纱帽”风险,刚到任不久的谢高华面对群众需求,果断决策,作出了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决定,并制定了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的“四个允许”政策,支持农民经商。1984年,又提出了“兴商建县”战略。“短短几个月,到1983年初,义乌马路市场就出现30多个大类2000多种小商品,吸引了全国10余个省份的人来做买卖。”
小商品,让默默无闻的义乌扬名海内外。2005年,义乌小商品市场被联合国、世界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也历经五代市场更迭、8次搬迁、10余次扩容,发展目前的7.5万个摊位。2018年,义乌小商品市场交易额达到1358亿元。
从贫瘠小县到“世界超市”,从“无中生有”到“无所不有”。义乌不仅创造了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奇迹,自己也成长为折射改革走向的“风向标”城市。
“义乌的发展堪称传奇。”曾在谢高华身边从事文秘工作的杨守春说。
1985年后,谢高华曾任衢州市常务副市长,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任义乌县委书记虽然只有短暂两年,但义乌人一直没有忘记老书记。从1995年起,每年的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期间,众多市民都会自发组成车队在义乌高速公路出口处,举着横幅、手摇拨浪鼓欢迎谢书记“回家”。
得知谢高华去世的消息,中共义乌市委、义乌市人大常委会、义乌市人民政府、政协义乌市委员会向谢高华亲属发去唁电,代表义乌市200余万人民表示哀悼和慰问;义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代表义乌市委市政府同社会各界代表,又赶赴衢州悼念。
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汪群说,一个年近九十的耄耋老人,一个离开工作岗位三十年的老领导,从衢州到义乌,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人们念叨谢老,是因为他身上的担当精神。
“先锋”离去,精神永存!
了解更多请登陆 控制箱 http://3683.bidadk.com/kongzhi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