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中国人心都碎了!揭毛主席生命中四个最后一次!

2019-11-02 09:43:41浏览:141评论:0 来源:配电柜   
核心摘要:伟人毛泽东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成就辉煌,更有很多开创性的壮举令人叹为观止,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毕生精力的精神和崇高

伟人毛泽东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成就辉煌,更有很多开创性的壮举令人叹为观止,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毕生精力的精神和崇高风范,令人瞩目、感人肺腑。那么,这位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将要画上生命句号时的诸多"最后一次"又是怎样的呢?

一 最后一次出国访问

毛泽东一生只出过两次国,都是去苏联。一次乘火车,是在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3月4日,去了89天。另一次是1957年,乘飞机去苏联。

1957年11月2日至21日,应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的邀请,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参加了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

代表团在访苏期间还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和64个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并在两个会议的宣言上即《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宣言》、《和平宣言》上签字。会议期间,毛泽东提出中国要在15年左右,在钢铁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同年12月2日,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向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致祝词时,宣布了15年赶超英国的口号。



这是毛泽东继1949年底至1950年初,为同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而出访后的第二次访苏。也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后一次出国访问。

11月14日,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在克里姆林宫乔治大厅开幕了。赫鲁晓夫陪同毛泽东向乔治大厅走去。在这次会议和随后召开的64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中,毛泽东有几次即席讲话,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他赞扬苏联发射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不是讲美国非常厉害吗?你为什么到现在连一个山药蛋还没有抛上去?"各国代表听到毛泽东的生动语言,气氛活跃。毛泽东又讲到,任何一个人都要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这是中国的成语。中国还有一句成语,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你赫鲁晓夫同志这朵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我毛泽东这朵荷花不好,更要绿叶扶持。

对于战争与和平问题,毛泽东着重指出,归根结底,我们要争取15年和平。但是,我们现在还要估计一种情况,就是想发动战争的疯子,他们可能把原子弹、氢弹到处摔。他们摔,我们也摔,这就打得一塌糊涂,这就要损失人。问题要放在最坏的基点上来考虑。

我们党的政治局开过几次会,讲过这个问题。我们中国还没有建设好,我们希望和平。但是如果帝国主义硬要打仗,我们也只好横下一条心,打了仗再建设。每天怕战争,战争来了你有什么办法呢?我先是说东风压倒西风,战争打不起来,现在再就如果发生了战争的情况,作了这些补充的说明,这样两种可能性都估计到了。



就在赫鲁晓夫讲话后的第三天,毛泽东在克里姆林宫同英共领导人波立特和高兰第二次谈话。毛泽东谈到了中国的未来目标:我国今年有了52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1000万到150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2000万到250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3500万到4000万吨钢……中国人是很努力的。

中国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从经济上说现在还是个小国。他们想努力,他们非常热心工作,要把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大国。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

毛泽东还对中国留苏学生发表了"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

二 与贺子珍最后一次庐山相会

1959年7月,毛泽东到庐山后情绪很好,对前来迎接的杨尚奎、水静夫妇讲:"庐山,山好,水好,空气好,还有老表好。"7月5日晚上,毛泽东突然问与他一同上山的贴身卫士封耀松:"小封,你什么时候值班?"封耀松回答:"七号、九号……"封耀松记得主席当时并没有再说什么,但感觉到他在安排一件事情,这让他自己也困惑了好久。

7月9日晚9时,贺子珍乘坐的轿车准时开进庐山一处巨大的别墅庭院。封耀松与水静一同把贺子珍搀扶到值班室坐下。毛泽东得信儿后看看表,站起身似乎要出门迎接。不过他还是坐了下来。随后,毛泽东与贺子珍两人相会于庐山美庐二层的客厅中。他们于战争年代分手时,还住在延安凤凰山麓的吴家窑洞。



了解更多请登陆 变频控制箱 http://3683.bidadk.com/bianpinkongzhixiang/

(责任编辑:配电柜)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日本新天皇即位仪式结束 爱子公主微笑现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