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丝栏目|丝说教育改革
根据校友会2018年年底统计的最新数据,国内10大财经类高校新鲜出炉。
10大财经类高校是哪些?哪一所实力最强?
最新排名的10所财经类高校依次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被排在了第一名,这可能让很多人感到吃惊,一般而言,第一名的位置应该留给上海财经大学,因为,上海财经大学的整体实力确实很强,财经类学科建设完备,博士点最多。不过很遗憾的是,2017年的双一流学科,上海财经大学的财经类学科“颗粒无收”,仅有统计学入选,这也大大影响了它在财经类高校的排名。
除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实力也相当强。
其实,如果非得区分哪一所财经类高校实力最强,冷丝个人认为,那还真不好说!
学科方面,10所财经类高校优势明显。
10所财经类高校,不仅财经类学科和专业优势明显,其他学科和专业优势也比较明显。
在学科门类方面,除中央财经大学没有历史学学科门类,大部分高校基本覆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8个学科门类,学科门类覆盖面比较相似,且集中于社会科学领域。这样的学科分布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培养。
在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方面,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在这几所高校有一级博士点。3所财经类高校有统计学一级博点,还有3所财经类高校有法学一级博点。
比如,上海财经大学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博点及1个二级博点。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博点及2个二级博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拥有公共管理1个一级博点及1个二级博点。数量上,上海财经大学最多,有7个一级博点,中央财经大学最少,有4个一级博点。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形势变化给财经类高校教学提出高的要求。
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供给侧改革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对财经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一是新兴产业和互联网经济的出现对传统经济学提出挑战,财经类高校只有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态,在理论和实践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才能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二是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自贸区战略的推进对国际化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就要求财经类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经济活动的制度和规则以及具备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
三是国际产业合作的开展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国际产业合作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对复合型跨国型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
由此可见,财经类高校要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财经类人才需求也发生很大变化,财经类高校要大力革新自己,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端财经类人才。
也只有这样,冷丝说,读这10大财经大学的学子们才会真正捧上金饭碗!
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