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财经故事分享会
茶艺实训
中餐宴会摆台实训
(本文图片由长沙财经学校提供)
杨 威 吴丽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要办好,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近年来,长沙财经学校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强化职业教育特色,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过程中,探索出一条成效显著的教育教学创新之路。
强师德师风——
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学生的心灯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的灵魂所在,在教师队伍中进行作风建设和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沙财经学校始终将激励教师更好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作为“办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强力抓手,并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
首先在“入口”上把好关。长沙市直学校2018年教师招聘在2017年12月就拉开帷幕。招聘公告发出不到半个月,长沙财经学校吸引了大批优秀教师和优秀应届毕业生高度关注,学校设置16个招聘岗位,招聘24名教师,短短几天,报名人数达700余人,其中不乏国内重点高校毕业的研究生。为了把好“入口关”,长沙财经学校在几个环节的考核中,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要求,突出对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从教潜能的考察。
“合格的中职学校教师不仅要具有教学科研能力,更要有立德树人的情怀。”在2018年教师招聘考生说明会上,学校党委书记彭建成提出了学校在选拔人才中的三个原则:一是要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热爱教育事业,二是要具有教学科研引领能力,三是要具有奉献精神。
通过层层选拔而来的人才,经过学校的精心培养,思想稳定、工作态度积极、道德素养高,往往很快能在教育教学中独当一面。
其次是日常工作中常抓不懈。在长沙财经学校,师德考核结果已经成为教师资格定期登记、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表彰奖励等的重要依据。
“每一位教职工手上都有一本《长沙财经学校教职员工行为准则》,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坚决不能做的?手册一目了然,教师了然于胸。”办公室主任梁芳说。
学校涌现了一批受人尊重的好老师。财会专业正高级教师王朝霞,担任班主任24年,荣获市优秀教师、省优秀班主任、市德育工作标兵、首届“感动星城·十大魅力教师”等。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严、爱、教”三字经,所带班级曾获评全国优秀班级。辅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市级以上奖励的达100多人次,她所带班级高考二本上线率达91.7%。
从教已有26年的李爱清老师信奉“感化”教育。她关注后进生,帮助家庭有特殊困难的孩子,在她的感化下,问题学生变成了高考状元,落后班级变成了先进班集体。
在长沙财经学校,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故事不胜枚举……
创建名师工作室——
打造学习共同体
5月3日,望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智慧教室里座无虚席,这是王朝霞中职教育(财经类)特色工作室全体成员在开展“教学做”合一财务会计信息化教学研讨活动。名师工作室成员李亚男老师、李芳老师带来了两堂信息技术与财务会计深度融合课程,来自几所学校的工作室成员针对课程进行深度研讨。
作为长沙市中职学校唯一的名师工作室——王朝霞中职教育(财经类)特色工作室, 2013年成立以来,就坚持以学习为主导,以研究为主体,以工作为主线,以骨干教师为纽带,以提高中职教育教学、教育研究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在助力本校教育教学水平发展的同时,辐射周边兄弟学校,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专业引领作用,2015年至今,学校先后增设四个校内名师工作室——现代商业服务群名师工作室、现代旅游服务群名师工作室、公共课名师工作室、德育师工作室。每个名师工作室配备首席名师一人,名师团队成员四人,名师顾问一至两人,学员若干。以此引领教师参与教学模式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校本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研讨与实践,指导教师专业成长。不少教师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专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成为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科研、教研能力强,具备专业建设能力和主持课程建设能力的骨干教师,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起到骨干支撑作用。
“名师工作室是集教学、研究、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它的成立为学校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提供了发展平台。”彭建成说。
公共课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翟芳华老师说:“首席名师和名师团队成员有明确分工,每人负责几个学员的指导工作,真正发挥名师的引领指导作用,这样有针对性地培养青年学员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走在前面——
“双师型”人才培养引领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校长陈全宝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其实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努力的方向。职业教育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我们更加注重双师型人才培养。除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外,培养能进课堂理论授课,又能到实训室对学生技能操作进行精准、专业指导的老师是关键。”的确,长沙财经学校这些年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聘请能工巧匠来校任教,这是关键举措之一。学校早在2010年就将“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引进纳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近几年,学校建立了由行业协会和知名企业支撑的兼职技师库,广泛联系能工巧匠、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积极发展行业大师队伍。
目前,学校每个专业都有聘请来自于相关企业、用人单位等生产一线的技师以及长沙商贸、餐饮行业公认的技能型人才,到学校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项目指导、技能考核及与专业相关的专题讲座,参与制订和修改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等。
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另一个关键举措。学校支持、鼓励专任教师下企业“充电”,下企业学习、调研是本专业培养、提升专业教师素质的刚性指标,比如,职业中学教师评高级教师,任现职以来须具有每2年在企业实践1个月以上的工作经历,职业中学文化课教师任现职以来须具有每2年在企业实践2个星期以上的工作经历。
积极开展特色校本教师培训。实施“教师素质全员提升工程”,通过“请进来”定期组织各类校本培训,每月拟定一个专题,邀请知名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养。组织教师团队到其他学校学习交流,参与竞赛,学校教师每学年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科研培训活动多达300余人次。
学校现有特级教师2人、正高级教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1人、市级专业带头人9人,市级骨干教师33人,具有硕士学历或学位的教师78人,“双师”结构教师比例达到83.3%。
“青蓝工程”——
让青年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月19日,长沙财经学校1717班新任语文老师龚谭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活泼生动的公开课。课堂上同学们全神贯注,积极发言,师生热情高涨。坐在教室后排听课的老师们,时而微笑点头,时而低头在听课本上快速记录。随后进行的评课环节,听课的老师们对龚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小到一个字的读音,大到各个教学环节的把握,研讨氛围热烈。
“第一次上公开课特别紧张,还好师父张海洪老师课前对我进行了充分的指导,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技巧都是张老师教我的。”龚老师笑着说,“我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以后要多听师父的课。”
新学期伊始,龚老师便与张老师签订了师徒合同,听课、评课是长沙财经学校“青蓝工程”结对教学研讨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实施传帮带 “青蓝工程”由来已久,据学校主管教学的陈朝辉副校长介绍,近三年来,已有40余对新老教师结成师徒,并签订了合同。“青蓝工程以培养青年教师为工作重点,使青年教师‘半年入门,一年合格,三年成骨干,五年挑大梁’,进而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和高水平的优秀教师团队。”
在师徒结对活动中,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和无私传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课堂教学不断优化,学生更加受益,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条不紊。
据学校科研处提供数据显示,近两年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项竞赛活动获国家级一等奖1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9项;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市级一等奖18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1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