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教育部取消“清考”,高校该如何应对?毕业不达标又该何去何从?

2019-11-03 03:50:32浏览:81评论:0 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你以为十二年寒窗苦读换来的是放任自由的大学生活?你以为大学课程没过关毕业前还可以抢救一下?你以为天天可以在课上玩手机、熬

你以为十二年寒窗苦读换来的是放任自由的大学生活?你以为大学课程没过关毕业前还可以抢救一下?你以为天天可以在课上玩手机、熬夜打游戏、旷课,老师大都能放你一马?嗯..........在2019年10月12日前,你的这些“以为”还是事实。但在此之后,你的“以为”就是“自以为”了。

因为,教育部就在这一天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

该《意见》一发布,全网“炸开了锅”,尤其是在读大学生们,顿时感觉前路越发坎坷,以前快乐逍遥的大学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延续了这么久的“清考”制度突然完全取消,这着实让人接受不了。

光说“清考”二字,不免让人有些发懵。“清考”是什么呢?指大学一门课程结业时,若期末考试没有通过,参加补考也没有通过,但学校又不允许重修,或重修考试仍然没有通过,于是就在毕业前再给学生一次考试机会。清考对于那些即将毕业却仍有课程未通过考核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清考能否通过,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顺利拿到学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取消“清考”就相当于毁灭了挂科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为什么要取消“清考”呢?其实,如果“清考”制度一直延续,大学生总感觉毕业前还可以补考一次,还有退路,于是乎整天不思进取、浑浑噩噩,只求顺利毕业。取消“清考”制度,能够间接增加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侧面引导学生勤读书、多学习、深思考、善实践。

“清考”取消一出台,揪心的不只有大学生,其实高校也“慌”。毕竟,学生毕业率与高校就业率成正比,就业率与高校声誉直接挂钩。无法毕业的人数一旦增长,就业率就直线下降,尤其是一些王牌专业,衡量维度除了学科实力以外,还有该专业学生的就业人数,如果就业局势一片衰败,那不就是打学校脸吗?

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高校很可能会采取另一种形式“放水”:在前期,直接降低试卷的难度,尽量让学生都能通过考试。但如果真的采取这种措施的话,《意见》中所提及的“完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这个目标实现,也就大打折扣了。

说完高校,其实小编知道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如果大四学生还有课程不及格的话,那该怎么办?一般来讲,针对无法毕业的学生通常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结业、本科降为专科、留级。

结业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用来证明在大学确实是读完了四年本科,只是没有达到毕业要求。但社会对这个证明的认可度极低,对自身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帮助微乎其微。但也还是有一些补救措施,一般学校规定的学业最长年限是四至六年,在此期间内,哪怕你已经不是在校生了,你也可以向学校申请重修和补考,通过了就可以拿到毕业证啦。

本科降为专科,运用这个方式的高校也是个例。典型的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对18名学分不达标的学生,本科转专科。这种处理方式未免有些强硬,毕竟985的本科与专科的差距可谓是天差地别。

留级主要是针对那些挂科较多,但是没有达到退学程度的准大四学生。刚入大四时还没达到毕业年级要求的学生可以提出申请,降一年级继续学习。这种情况也不是很多,毕竟这种处理对于学生来说压力也不小。

其实取消“清考”风暴并非首次刮起,2018年9月,教育部就曾印发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切实加强学习考核,增加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而且在此之前,有些高校也已经主动采取取消“清考”措施,以鞭策学生学习,如2011年,中南财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取消了“清考”制度;2013年,西华大学也发布公告称“从2012级学生起,取消毕业前增加的一次补考”;自2018年教育部提出取消“清考”制度后,广东财经大学、河北地质大学、广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取消“清考”制度。

与其对一去不复返的“清考”自怨自艾,还不如现在打起精神,好好拾回曾经那个拼搏的自己。毕竟青春年华易逝,本该是应该进取的年纪,别让自己在最美好的年华做最后悔的事。

(责任编辑:配电箱)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网易企业邮箱亮点功能介绍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